
為推動走在前作表率作出積極貢獻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副市長、城中區委書記 劉強峰
政府工作報告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精神,符合省情實際,展現擔當作為,順應人民期盼,是一份明方向、添信心、提干勁的好報告。
城中區將認真落實會議精神,錨定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任務,踐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要求,為推動西寧在現代化新青海建設上走在前作表率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謀深謀實文化旅游工作,以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為牽引,聚焦建設集散中心、消費中心、產業中心和文化中心,從旅游收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涉旅投訴快速響應處理機制等方面破題發力,提升全市文化旅游核心吸引力。二是守穩守好市場監管底線,下大力氣防范化解重點領域安全風險,堅決守住食品、藥品、重點產品、特種設備安全底線,增強西寧質量和西寧品牌影響力。三是做優做細教育領域工作,制定全市教育數字化轉型規劃,組建優質教育集團,爭創國家級“雙高計劃”職業院校,加快構建幼有優育、學有優教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四是抓緊抓牢中區各項工作,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健全政策研究跟進和向上爭取機制,舉全區之力盤活閑置樓宇、低效資產,嚴格防范新增政府債務,提升經濟工作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推進“有訴必應馬上辦”和“全科網格”貫通落實,實現“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將急難愁盼的事辦到群眾心坎上;緊盯“關鍵少數”不放松,以上率下帶動黨員、干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推動“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蔚然成風。(燕卓 整理)

全力打造功能完備的幸福生活圈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城西區委書記 張俊錄
城西區將認真學習貫徹政府工作報告精神,以走在前作表率的責任擔當,在推進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創新實踐中奮勇爭先,積極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西區貢獻。
在打造生態文明高地上實現新提升。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全面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大力推進噪聲、油煙污染、管網混接錯接等專項整治,持續深化“花園城區”“無廢城市”“寧靜城區”建設,配合推進西寧國家植物園建設,廣泛開展綠色創建,穩步推進“火燒溝生態休閑綠谷”建設和水槽溝水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努力在“兩山”轉化上闖出新路子。
在產業“四地”建設上積蓄新優勢。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大力培育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等產業,加快人工智能產業鏈和新能源企業總部圈建設,推進普惠金融“甘霖工程”實體化運行改革,主動融入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積極搭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銷售平臺,全力服務好鹽湖產業創新基地建設,深入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努力打造西寧高品質“城市窗口”。
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樹立新標桿。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強化民生實事項目全過程民主監督,加快補齊教育、文化、衛生等民生領域短板,細化實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打造功能完備的幸福生活圈、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圈,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在促進更高水平安全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西區化,協調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依托智能算力中心,拓展數字場景應用,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建立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季蓉 整理)

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的東區答卷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城東區委書記 王曉云
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實在,判斷形勢深刻透徹,謀劃發展高屋建瓴,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是一份高舉旗幟、回應期盼、緊跟時代、催人奮進的好報告,必將引領全省發展邁上新臺階、開辟新境界。
城東區將全面深入學習貫徹兩會精神,緊扣“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要求,扛牢責任、真抓實干,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實績實效奮力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的東區答卷。在提升城區品質上攻堅克難、奮勇爭先。始終牢記“國之大者”“省之大要”,持續優化生態空間布局,高標準做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扎實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培育壯大綠色新興產業,著力營造宜業、宜居、宜商、宜觀、宜游的城區風貌。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精耕細作、積蓄動能。聚焦聚力產業“四地”建設,深入謀劃“四新”產業發展路徑,錨定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新興產業建鏈,加快建成一批支撐性、引領性項目,持續增加優質消費供給,推動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傾心盡力、久久為功。繼續實施好各類民生工程,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全力支持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持續強化幫扶濟困措施,加快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讓民生福祉更有質感。
在筑牢安全根基上靶向施治、常抓不懈。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大要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完善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區。(周建萍 整理)

塑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特質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城北區委副書記、區長 王剛
城北區作為青海省省會城市的主城區,將積極踐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這一政治任務,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上當好執行者,爭做行動派、實干家。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抓落實,下大力氣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北區。在優化產業結構上抓落實,緊扣產業“四地”建設歷史機遇,推動北區產業轉型升級,抓牢創新創業、商貿流通等各項工作,厚筑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在增進民生福祉上抓落實,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有序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及城中村改造,補齊雨污管網錯接混接等基礎設施短板,優化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資源供給,把城市打造得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在強化社會治理上抓落實,以黨建引領“有訴必應馬上辦”創新機制和平安建設“十個一”為牽引,深化治理體系建設,增強社會治理能力。在改進政府作風上抓落實,持續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切實將糾治“四風”進行到底,推動干部轉思想、轉觀念、轉作風。
城北區將沿著生態宜居品質城北的目標定位,著力塑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特質,加快建設名副其實的“首善之區”,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效益,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上走在前作表率。(蘆舜 整理)

做好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的“三農”工作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委常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委書記 劉波
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高度一致,與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完全契合,與省委的工作要求一脈相承。是一份高舉旗幟、牢記囑托,感恩領袖關懷,緊跟領袖奮進的高分答卷;是一份全面客觀、實事求是,提振發展信心、匯聚奮進力量的戰略藍圖;是緊扣中央精神、全面落實省委部署的任務書、時間表、工具箱,貫穿覺悟、擔當和奉獻,貫穿立場、站位和方法,貫穿守紀、敬畏和修養,體現了“干”的真功夫、“謀”的硬本領、“嚴”的新氣象。
大通縣將把學習貫徹省兩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以“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的精神狀態和更加有力有效的務實舉措,逐項研究、逐件落實,扎實做好以鄉村振興為總抓手的“三農”工作。
抓牢重要任務,積極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做優做強“土特產”文章,聚力打造名特優新農特產品,培育壯大“大通號”農業品牌,推進傳統產業提質升級。聚焦重點工作,落實好“一書一單一承諾”要求,統籌實施脫貧人口增收三年行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行動,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搶抓重要機遇,統籌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落實好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促進縣鄉村功能銜接互補,加快特色小鎮建設,推動形成城鄉一體、產城融合、區域聯動、優勢互補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以實際行動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在現代化新青海建設走在前作表率中體現大通擔當、展現大通作為。(郭紅霞 整理)

理清思路提質效 實干擔當促發展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湟中區委書記 吉輝
政府工作報告準確把握“時與勢”、持續厚植“根與魂”、有效統籌“破與立”,總結成績有溫度、擘畫未來有高度、安排部署有力度,體現時代要求、符合青海實際、契合發展需要、順應群眾期盼,是一份凝聚人心、提振精神、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湟中區將緊緊圍繞全省聚力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加快建設產業“四地”戰略部署,持續激發“干部要干”的內生動力、全面落實“思路要清”的實踐要求、有效強化“律己要嚴”的內在約束,以走在前作表率為牽引,聚力在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新篇章中體現湟中擔當、展現湟中作為。
以真抓實干扛牢生態保護政治責任。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持續緊盯全省加快打造生態文明高地戰略部署,統籌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修復,把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發展方向,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綠色產業。
以真抓實干持續加快城鄉建設步伐。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部署要求,扎實推進城中村改造、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加快推動以魯沙爾中心城區為重點,以其他建設優質均衡發展為基礎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
以真抓實干培優做強鄉村特色產業。緊緊聚焦全省加快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戰略部署,牢固樹立“因地制宜強產業、立足優勢謀發展”,持續做實做細“土特產”文章,培優建強“龍頭化”產業,聚力打響“湟字號”品牌。
以真抓實干有效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好群眾關心關切的教育、醫療、養老、交通、就業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統籌推進各類民生項目民生實事,切實以工作“小切口”撬動民生“大變化”。(紅霞 整理)

強化責任擔當 堅持真抓實干
省人大代表、西寧市湟源縣委書記 韓俊良
政府工作報告全面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貫穿了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的忠誠基調,彰顯了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斗爭意志,體現了搶抓機遇、真抓實干的責任擔當。
湟源縣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聚力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硬道理,扛牢責任、真抓實干。講政治抓根本,突出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緊扣思想作風和基層基礎兩個抓手,認真踐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嚴”要求,堅持從政治上抓落實、促落實、保落實,爭做“懂青海、愛青海、興青海”的踐行者。優生態促轉換,以上率下廓清“四個模糊認識”,加快實施6.48億元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等生態保護項目,有序推行草場有償流轉,一體推進飼草、沙棘產業發展,全力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重質量提效益,主動服務和融入西寧市“一個創新基地、三個中心城市”建設,積極打造“湟源基地+東部市場”模式,重點推進茶馬互市交易港、醫用牛心包膜加工等項目,加速生成新質生產力,擦亮“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金字招牌,加強民間投資管理,全力推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重點示范縣建設。創名城助帶動,突出農文商旅融合,搶抓文化傳承發展“專精特新”政策機遇,持續推進古城與老城、新城協調協同發展,爭創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斷豐富輻射帶動、增收致富新模式。強振興惠民生,深化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施“強村工程”,抓好守底線、補短板、解難題三個關鍵,搶抓“三大工程”政策機遇,有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爭創國家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在更高水平上辦好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聚力在現代化新青海建設西寧具體化實踐中走在前作表率。(吳予琴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