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青海較真碰硬整改國家考評反饋問題,加大力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取得新成效。今年全省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圍繞如何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等方面又展開了熱議。有代表委員提出打造一批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樣板”,也有代表委員提出進一步解決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一村一站”建設梗阻問題,涉及從產業賦能到公共服務水平改善的方方面面。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我們需要主動適應市場、適應消費需求變化,圍繞生態建設、鄉村旅游、特色種植養殖、農畜產品加工,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產業優勢。要本著做土不做洋、做小不做大、做實不做虛,堅持標準化、規;a,走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之路,打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根基。要進一步改革完善經營機制,統籌培育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戶,為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更多崗位。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廣大農牧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對于青海來說尤為迫切。與內地發達地區農村相比,青海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問題更為突出。還需要在改善農村牧區生活條件,讓農村牧區基本公共服務公平可及,保持鄉風文明社會穩定,讓城市和鄉村各美其美、協調發展,讓農村牧區資源要素活起來等方面繼續下功夫。
只有采取更加務實有力的舉措,馳而不息做好“三農”工作,讓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迸發出來,才能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