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祖國好 家鄉美】雪山下的夫妻管護點——“春訪祁連山”系列報道④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張多鈞 公保安加 才貢加
發布時間:2024-03-20 07:09:53
編輯:童洋
QQ圖片20240320060245
雪山腳下就是古古拉管護點。張多鈞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雪山連綿,冰原茫茫,站在古古拉管護點門口,眼前看到的景致略顯荒蕪,雪山融水形成的冰河將草原一分為二,一邊是茂密的灌木林,屬于甘肅省地界,另一邊是茫茫草原,屬于青海省地界。

  3月11日,記者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寺溝管護站古古拉管護點,一路穿越林海,蹚過冰河,駛過草甸,才到古古拉管護點。這不足10公里的路程,卻讓葉抓西才郎和宋成芳兩口子吃盡了苦頭。

  管護點河邊鑿冰打水時,宋成芳還在不斷地抱怨老伴,“讓你上次騎摩托車慢一點,就是不聽,結果摔倒了,我手腕扭傷還沒好,鑿冰使不上勁,你來鑿。”

  鑿開冰,桶里舀滿水,夫妻倆慢慢地往回走,管護點的房子里還有幾桶前一天打好的水,葉抓西才郎說,剛打過來的水無法直接飲用,需要沉淀一天。即便是沉淀了一天的河水,看著還是很渾濁。

  葉抓西才郎,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珠固鄉東旭村一名社會護林員。2020年8月,葉抓西才郎來到離家16公里外的古古拉管護點,成為了一名生態護林員。管護點離家雖然不遠,以前也有管護工作經驗,但從未涉足過的古古拉區域,讓葉抓西才郎一時極難適應。

  社會護林員一般管護區域是村莊附近的牧場,每天外出放牧時就可以完成巡護任務,當晚便能回家,但工資待遇每月只有1600多元,生態護林員需要住在管護站或管護站下設的管護點,管護區域內每月要完成22天的巡護時間,每月工資3800元左右。

  談起初到管護點那段難熬的日子,葉抓西才郎記憶猶新,“剛來時,管護點還有一名生態護林員,沒過兩天他就回去了,剩下了我一個人,一天巡護完后,很無聊,沒個人說話,沒電沒信號,手機就是一個鐵疙瘩,晚上睡不著。”

  沒到管護點時,葉抓西才郎吸煙量一天不足一包,而初到管護點時,每天抽煙就能抽掉五包,尤其是到了秋天以后,周邊無牧戶,更無牛羊。

QQ圖片20240320060253
巡護路上。張多鈞 攝

  古古拉管護點地處甘青交界,海拔3400多米,屬于高山草場,是當地牧民的夏圈,每年只有2個月時間有村民在這里放牧,其余時間幾乎見不到人影。每年夏季的2個月是葉抓西才郎最期待的時間,也是最開心的日子。由于有20多戶村民在古古拉管護點附近放牧,葉抓西才郎找到了能聊天的伙伴,在巡護之余還可以幫助村民剪羊毛牛毛。

  去年,葉抓西才郎的妻子也來到了古古拉管護點,成為了一名生態護林員,葉抓西才郎的日子才算豐富一點,最起碼每天能有個說話的人。“兩個姑娘出嫁了,家里的5畝(一畝約等于0.067公頃)耕地出租了,也沒有牛羊,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想著去管護點,兩個人相互有個照應。”宋成芳說。

  于是,夫妻兩人承擔起了古古拉管護點的管護任務,葉抓西才郎管護面積為7000畝,宋成芳管護面積6000畝,兩人一組,每天同時外出巡護,記者采訪當天,智慧巡護終端上顯示,兩人已經巡護7公里,耗時6小時。

  每天巡護,要沿著冰面行走時,葉抓西才郎推著摩托車,宋成芳在后面扶著,即便這樣,還會摔倒,“遇上一些小坡,只能將摩托車放倒,拴上一根繩子,慢慢滑下去,到了上坡,還是要把摩托車放倒,慢慢拉上去。”

  相對于冬季的冰雪路面,夏季的河灘草甸更難行走。雪山冰雪融水,讓整個東海溝到處是沼澤河流,每次外出巡護無比艱辛,有時候摔倒了全身濕透,帶的饃饃也被泡濕了,“饃饃泡濕倒還好,最怕每次外出購買伙食,要是摔倒伙食泡掉了,那就更糟糕了。”

  其余管護站每次置辦伙食都是一個月的分量,古古拉管護點每次只能辦半個月的伙食,只因路難行,加上摩托車也裝不了很多,只能每半個月回去一趟。葉抓西才郎告訴記者,這次是從2月28日來到管護點,3月15日就要回去購置伙食,每次都是裝在摩托車后座上,妻子在后面邊扶邊推,他在前面推著走。

  采訪結束時我們一直在想,類似于古古拉這樣的管護點,平日里很難看到外來人,再說東海溝口還有寺溝管護站的卡點,外人很難涉足,當地也很少有人去,夫妻兩人堅守在這里的意義又在哪里?

  “萬物生靈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守護好這里的一草一木,守護好我們的家園,這或許就是堅守在這里的意義吧!”

推薦閱讀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舉行
陳剛: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青海高質量發展
青海:人勤春來早 高原耕種忙
青海海晏:“助老食堂”開啟老年人幸!笆场惫
中共青海省委辦公廳擬聘任省委法律顧問公示
關于第三十四屆青海新聞獎評選工作的通知
青海海北:直播帶崗牽好就業線
西寧氣溫將進入"過山車"模式
24H熱點
【祖國好 家鄉美】雪山下的夫妻管護點——“春訪祁...
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閉幕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智慧大棚”撩開“江源...
我省首次從中央單位協調選派清潔能源專業干部人才...
青海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
全省關工委工作會議召開
青海7家單位上榜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名單
海東48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開工建設
科技支撐青海綠色算力基地建設行動方案發布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閃爍在黃河上游的綠色“...
熱點圖片
共赴一場續寫友情的瀾湄之約——瀾湄萬里行媒體采訪活動綜述
共赴一場續寫友情的...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風采】不負青春 不負使命——記海西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駐村第一書記梁亮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
【祖國好 家鄉美】村強民富 塘渠村的新政策帶來大變化
【祖國好 家鄉美】村...
【祖國好 家鄉美】下合樂寺村借“春風”共話致富路
【祖國好 家鄉美】下...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風采】想法子出點子拓寬致富新路子——記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駐村第一書記梁亮
【實干·駐村第一書記...
青海海北:直播帶崗牽好就業線
青海海北:直播帶崗...
【黨旗領航】“黨建+”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黨旗領航】“黨建+...
【祖國好 家鄉美】送教照亮成長路
【祖國好 家鄉美】送...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祖國好 家鄉美】雪山下的夫妻管護點——“春訪祁連山”系列報道④

青海日報
2024-03-20 07: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祖國好 家鄉美】雪山下的夫妻管護點——“春訪祁連山”系列報道④

青海日報
2024-03-20 07: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祖國好 家鄉美】雪山下的夫妻管護點——“春訪祁連山”系列報道④

  • 2024-03-20 07:09:53
  • 來源:青海日報
QQ圖片20240320060245
雪山腳下就是古古拉管護點。張多鈞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雪山連綿,冰原茫茫,站在古古拉管護點門口,眼前看到的景致略顯荒蕪,雪山融水形成的冰河將草原一分為二,一邊是茂密的灌木林,屬于甘肅省地界,另一邊是茫茫草原,屬于青海省地界。

  3月11日,記者走進祁連山國家公園寺溝管護站古古拉管護點,一路穿越林海,蹚過冰河,駛過草甸,才到古古拉管護點。這不足10公里的路程,卻讓葉抓西才郎和宋成芳兩口子吃盡了苦頭。

  管護點河邊鑿冰打水時,宋成芳還在不斷地抱怨老伴,“讓你上次騎摩托車慢一點,就是不聽,結果摔倒了,我手腕扭傷還沒好,鑿冰使不上勁,你來鑿。”

  鑿開冰,桶里舀滿水,夫妻倆慢慢地往回走,管護點的房子里還有幾桶前一天打好的水,葉抓西才郎說,剛打過來的水無法直接飲用,需要沉淀一天。即便是沉淀了一天的河水,看著還是很渾濁。

  葉抓西才郎,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珠固鄉東旭村一名社會護林員。2020年8月,葉抓西才郎來到離家16公里外的古古拉管護點,成為了一名生態護林員。管護點離家雖然不遠,以前也有管護工作經驗,但從未涉足過的古古拉區域,讓葉抓西才郎一時極難適應。

  社會護林員一般管護區域是村莊附近的牧場,每天外出放牧時就可以完成巡護任務,當晚便能回家,但工資待遇每月只有1600多元,生態護林員需要住在管護站或管護站下設的管護點,管護區域內每月要完成22天的巡護時間,每月工資3800元左右。

  談起初到管護點那段難熬的日子,葉抓西才郎記憶猶新,“剛來時,管護點還有一名生態護林員,沒過兩天他就回去了,剩下了我一個人,一天巡護完后,很無聊,沒個人說話,沒電沒信號,手機就是一個鐵疙瘩,晚上睡不著。”

  沒到管護點時,葉抓西才郎吸煙量一天不足一包,而初到管護點時,每天抽煙就能抽掉五包,尤其是到了秋天以后,周邊無牧戶,更無牛羊。

QQ圖片20240320060253
巡護路上。張多鈞 攝

  古古拉管護點地處甘青交界,海拔3400多米,屬于高山草場,是當地牧民的夏圈,每年只有2個月時間有村民在這里放牧,其余時間幾乎見不到人影。每年夏季的2個月是葉抓西才郎最期待的時間,也是最開心的日子。由于有20多戶村民在古古拉管護點附近放牧,葉抓西才郎找到了能聊天的伙伴,在巡護之余還可以幫助村民剪羊毛牛毛。

  去年,葉抓西才郎的妻子也來到了古古拉管護點,成為了一名生態護林員,葉抓西才郎的日子才算豐富一點,最起碼每天能有個說話的人。“兩個姑娘出嫁了,家里的5畝(一畝約等于0.067公頃)耕地出租了,也沒有牛羊,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想著去管護點,兩個人相互有個照應。”宋成芳說。

  于是,夫妻兩人承擔起了古古拉管護點的管護任務,葉抓西才郎管護面積為7000畝,宋成芳管護面積6000畝,兩人一組,每天同時外出巡護,記者采訪當天,智慧巡護終端上顯示,兩人已經巡護7公里,耗時6小時。

  每天巡護,要沿著冰面行走時,葉抓西才郎推著摩托車,宋成芳在后面扶著,即便這樣,還會摔倒,“遇上一些小坡,只能將摩托車放倒,拴上一根繩子,慢慢滑下去,到了上坡,還是要把摩托車放倒,慢慢拉上去。”

  相對于冬季的冰雪路面,夏季的河灘草甸更難行走。雪山冰雪融水,讓整個東海溝到處是沼澤河流,每次外出巡護無比艱辛,有時候摔倒了全身濕透,帶的饃饃也被泡濕了,“饃饃泡濕倒還好,最怕每次外出購買伙食,要是摔倒伙食泡掉了,那就更糟糕了。”

  其余管護站每次置辦伙食都是一個月的分量,古古拉管護點每次只能辦半個月的伙食,只因路難行,加上摩托車也裝不了很多,只能每半個月回去一趟。葉抓西才郎告訴記者,這次是從2月28日來到管護點,3月15日就要回去購置伙食,每次都是裝在摩托車后座上,妻子在后面邊扶邊推,他在前面推著走。

  采訪結束時我們一直在想,類似于古古拉這樣的管護點,平日里很難看到外來人,再說東海溝口還有寺溝管護站的卡點,外人很難涉足,當地也很少有人去,夫妻兩人堅守在這里的意義又在哪里?

  “萬物生靈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守護好這里的一草一木,守護好我們的家園,這或許就是堅守在這里的意義吧!”

作者 張多鈞 公保安加 才貢加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