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展現青年風采 激揚青春力量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晨
發布時間:2024-05-04 08:08:31
編輯:易 娜
共青團青海省委開展世界讀書日活動,推動青年理論武裝常態化、體系化、制度化,引導廣大青年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團省委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青春正當時,奮進不停歇。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我省青年搶抓機遇,迎接挑戰,用實際行動彰顯青春力量,以拼搏奮進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挺膺擔當。

  青年創業者劉志強帶領小伙伴在青海湖畔鄉村開展生態文明志愿行動,向游客傳遞生態文明理念;返鄉青年米存民努力尋求企業發展與群眾增收雙贏著力點,展現鄉土人才應有的時代擔當;作為青年文明號的一員,牛旭東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為新時代的偉大征程施展自身才干……這些年輕的身影,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中,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逐“綠”前行,投身生態文明青春行動

  “這是我們的‘志愿者種子徽章’,采用易降解環保普通紙制作,將種子包裹在里面,到時候徽章沾到水,種子就會發芽,把綠色的希望播撒出去,收獲綠水青山美好未來。”5月3日,在西寧市湟源縣日月山服務區,志愿者劉志強向來青海旅游的游客科普生態保護理念。

  劉志強所在的青年志愿服務站是我省首個生態旅游青年志愿服務示范站。為進一步傳播綠色旅游的理念,引導大眾樹立生態保護和綠色旅游觀念,站內設置了“點亮環保行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窗口,志愿者通過多元素的志愿服務內容,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提升公眾對青海生態保護的參與度與支持度。

  “我是一名青年創業者,我希望通過文創產品向青年傳遞環保理念和科技創新思想。”劉志強說,日月山服務區作為“海藏咽喉”的第一站,有大量青年游客在這里聚集,我們希望將西北大環線文創實驗室作為我省生態保護對外宣傳點,以“青年+”的運營模式,做優做強公路經濟,以創意吸引青年游客。

  通過不定期開設生態文明知識小課堂,劉志強和其他志愿者將青海生態文明的故事講給更多來青游客,讓更多的人了解青海、愛上青海。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青年投身到生態文明青春行動中去,宣傳環保、帶動他人,做生態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共青團青海省委充分發揮我省五級生態文明青年志愿服務隊伍作用,開展“四個一”主題生態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次;打造省級“共青團綠色課堂實踐學校”15所,掛牌建立省級青少年自然教育基地3個、省級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營地)26個、國家公園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31個,著力推進生態文明進團隊課,吸引青少年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高地建設中來。

  “作為一名生態旅游青年志愿者,我將積極傳播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聚焦特色農業、特色制造業、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領域,為公眾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旅游志愿服務,履行好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守護好青海的碧水、藍天、凈土。”劉志強說。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在青海,越來越多的劉志強們,用堅韌的奮斗,讓青春閃光。

  在湟源縣日月山服務區,劉志強和其他志愿者通過生態文明知識小課堂,將青海生態文明故事講給更多來青游客,讓更多人了解青海、愛上青海。記者 陳晨 攝

  火熱奉獻,青年在鄉村建功立業

  5月2日,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遜讓鄉麻什藏村,通向遠山下的田地,整片整片被碧綠色的葉子覆蓋著,美得像油畫。

  “這里種的是我們大通縣的地標品種‘青薯168號’,淀粉含量少,口感比普通土豆要脆,很受省內外消費者歡迎。”米存民介紹說。

  米存民是我省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稱號獲得者。作為一名“鄉土人才”,他充分尋求企業發展與群眾增收雙贏著力點,通過技術賦能、模式創新、人才帶動,開辟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之路。

  “創業以來,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幫助大家賣產品。”米存民說,“青薯168號”是他帶著村里試種起來的,味道好、銷路多、收入翻倍漲。

  為帶動群眾增收,米存民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開展野菜種植及銷售業務,為群眾提供野菜種子,與農戶簽訂包銷協議。同時,通過快遞運輸,把大通牦牛、藏羊、馬鈴薯、青稞、菜籽油等打造成標準化的產品。截至目前,米存民累計帶動全縣116個脫貧村種養殖戶5257戶,戶均增收4000余元。

  只有向下沉淀,才能向上提升。鄉村振興離不開年輕人,要順應時代之需,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

  隨著《共青團青海省委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青海省農村高素質青年人才培養實施方案》《青海省農村青年電商行動發展方案》的實施,我省越來越多的創業青年將自己的理想化作鄉村振興的源動力。

  通過實施“大學生青春設計師”活動,近千名大學生參與助力鄉村振興設計規劃工作。

  “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政策培訓服務下基層24場次,有3000余人次的創業青年受到培訓,并重點面向全省農村牧區創業青年發放創業貸款540萬元。

  青春之火在鄉野上灼灼燃燒。

我省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與西部計劃,懷揣“讓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大地”之決心,踐行“西部發展絕不缺位”之作為。記者 陳晨 攝

  “90后”回鄉能人滕欣妤懷揣著讓青海“名片”走向全國的創業夢想,于2017年大學畢業后回到海拔三千多米的家鄉——湟源縣申中鄉廟溝村。她及時抓住電商發展機遇,將“藏在山里”的臻品通過“線上”渠道銷往全國各地。隨著品牌逐漸發展壯大,帶動當地300多戶農牧民發展牛羊養殖產業,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在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如今,滕欣妤借著西寧市“三鄉工程”和助企暖企“春風行動”的政策紅利,再次走上了轉型升級之路,她的企業被評為西寧市2024年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今年,我要進一步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完成數字化標準加工車間建設,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同時,繼續延伸牛羊肉及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帶動更多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共青團青海省委開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宣傳活動。團省委供圖

  號聲嘹亮,發揮青年先鋒力量

  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與時代同頻共振,成為當下很多青年人的主動選擇和人生理想。今天,無論是在基層社區,還是在課堂內外,都閃現著青年奮斗的身影。

  “五一”假期,牛旭東依然堅守在崗位上。“我們的工作事關安全生產,尤其是假期,更不能掉以輕心。”5月3日,在海湖路加油站,牛旭東叮囑同事要緊盯現場,防止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平凡崗位亦可大有作為。牛旭東所在的加油站是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寧石油分公司海湖路加油站,該集體在2019年、2022年分別獲得全省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西寧市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榮譽。這些榮譽默默見證了全站人的辛勤付出。

  “講奉獻、勇擔當,我們認真干好每一件平凡小事,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個人成長。”牛旭東說。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青海大地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有青年人奮斗的身影。我省積極深化“隊、號、手、崗、賽”等“青”字號品牌項目,成立青年突擊隊88支。這些青年先鋒立足自身崗位,銳意進取、書寫青春華章。

  “2023年全年,授予青年文明號集體100個,6個集體被團中央、應急管理部認定為‘2022年度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團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以這種方式來鼓舞身邊更多的青年人,激勵大家堅韌奮斗,讓青春更加閃耀奪目。

  新征程、新青海、新青年。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上,青海青年深植“懂青海、愛青海、興青海”的真摯情感,與青海同行,用奮斗筑夢,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偉業中,在各行各業各領域成長成才、建功立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推薦閱讀
陳剛在青海民族大學講授思政課
陳剛:全力做好迎接旅游旺季各項準備工作
萬人暢游青海湖文旅融合系列活動啟幕
“五一”假期這場生態攝影展等你來打卡
2024年天空之鏡茶卡鹽湖景區開園試運營公告
關于征集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的通知
青海西寧:看得見的變化 摸得著的幸福
五一假期首日西寧消費人氣旺
24H熱點
青海:樂享假期花樣多 活力無限生活好
構建“大就業”格局 筑牢民生之本——2024年民生實...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扛起源...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系列活動快速“破圈” 文...
【堅定信心開好局起好步】追著春光趕農時 ——2024...
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青海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在...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青!砍浞职l揮調解基礎性作用 ...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青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一根線...
【祖國好 家鄉美】用心守護,給婦幼“家”的溫暖
熱點圖片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勞動者之歌】追光逐日“闖”新路——記青海中控太陽能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技師劉文闖
【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
【祖國好 家鄉美】“讓隆寶一直這樣美下去!”
【祖國好 家鄉美】“...
賞花游湖品文化 真金白銀消費熱
賞花游湖品文化 真金...
“五一”假期 加西公路二標段建設正酣
“五一”假期 加西公...
西寧市中小學春季運動會地方味十足
西寧市中小學春季運...
【祖國好 家鄉美】青海樂都:小果蔬“闖”出大市場
【祖國好 家鄉美】青...
宗志俊送水記
宗志俊送水記
深學思想強黨性 培根鑄魂潤無聲——2023年青海黨員教育工作綜述
深學思想強黨性 培根...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展現青年風采 激揚青春力量

青海日報
2024-05-04 08:0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展現青年風采 激揚青春力量

青海日報
2024-05-04 08:0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展現青年風采 激揚青春力量

  • 2024-05-04 08:08:31
  • 來源:青海日報
共青團青海省委開展世界讀書日活動,推動青年理論武裝常態化、體系化、制度化,引導廣大青年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團省委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青春正當時,奮進不停歇。

  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強調,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五四運動105周年。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

  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我省青年搶抓機遇,迎接挑戰,用實際行動彰顯青春力量,以拼搏奮進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挺膺擔當。

  青年創業者劉志強帶領小伙伴在青海湖畔鄉村開展生態文明志愿行動,向游客傳遞生態文明理念;返鄉青年米存民努力尋求企業發展與群眾增收雙贏著力點,展現鄉土人才應有的時代擔當;作為青年文明號的一員,牛旭東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為新時代的偉大征程施展自身才干……這些年輕的身影,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中,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逐“綠”前行,投身生態文明青春行動

  “這是我們的‘志愿者種子徽章’,采用易降解環保普通紙制作,將種子包裹在里面,到時候徽章沾到水,種子就會發芽,把綠色的希望播撒出去,收獲綠水青山美好未來。”5月3日,在西寧市湟源縣日月山服務區,志愿者劉志強向來青海旅游的游客科普生態保護理念。

  劉志強所在的青年志愿服務站是我省首個生態旅游青年志愿服務示范站。為進一步傳播綠色旅游的理念,引導大眾樹立生態保護和綠色旅游觀念,站內設置了“點亮環保行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窗口,志愿者通過多元素的志愿服務內容,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體驗,提升公眾對青海生態保護的參與度與支持度。

  “我是一名青年創業者,我希望通過文創產品向青年傳遞環保理念和科技創新思想。”劉志強說,日月山服務區作為“海藏咽喉”的第一站,有大量青年游客在這里聚集,我們希望將西北大環線文創實驗室作為我省生態保護對外宣傳點,以“青年+”的運營模式,做優做強公路經濟,以創意吸引青年游客。

  通過不定期開設生態文明知識小課堂,劉志強和其他志愿者將青海生態文明的故事講給更多來青游客,讓更多的人了解青海、愛上青海。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青年投身到生態文明青春行動中去,宣傳環保、帶動他人,做生態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共青團青海省委充分發揮我省五級生態文明青年志愿服務隊伍作用,開展“四個一”主題生態志愿服務活動200余場次;打造省級“共青團綠色課堂實踐學校”15所,掛牌建立省級青少年自然教育基地3個、省級少先隊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營地)26個、國家公園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31個,著力推進生態文明進團隊課,吸引青少年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高地建設中來。

  “作為一名生態旅游青年志愿者,我將積極傳播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聚焦特色農業、特色制造業、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領域,為公眾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旅游志愿服務,履行好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守護好青海的碧水、藍天、凈土。”劉志強說。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在青海,越來越多的劉志強們,用堅韌的奮斗,讓青春閃光。

  在湟源縣日月山服務區,劉志強和其他志愿者通過生態文明知識小課堂,將青海生態文明故事講給更多來青游客,讓更多人了解青海、愛上青海。記者 陳晨 攝

  火熱奉獻,青年在鄉村建功立業

  5月2日,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遜讓鄉麻什藏村,通向遠山下的田地,整片整片被碧綠色的葉子覆蓋著,美得像油畫。

  “這里種的是我們大通縣的地標品種‘青薯168號’,淀粉含量少,口感比普通土豆要脆,很受省內外消費者歡迎。”米存民介紹說。

  米存民是我省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稱號獲得者。作為一名“鄉土人才”,他充分尋求企業發展與群眾增收雙贏著力點,通過技術賦能、模式創新、人才帶動,開辟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村電商發展之路。

  “創業以來,我最大的愛好就是幫助大家賣產品。”米存民說,“青薯168號”是他帶著村里試種起來的,味道好、銷路多、收入翻倍漲。

  為帶動群眾增收,米存民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開展野菜種植及銷售業務,為群眾提供野菜種子,與農戶簽訂包銷協議。同時,通過快遞運輸,把大通牦牛、藏羊、馬鈴薯、青稞、菜籽油等打造成標準化的產品。截至目前,米存民累計帶動全縣116個脫貧村種養殖戶5257戶,戶均增收4000余元。

  只有向下沉淀,才能向上提升。鄉村振興離不開年輕人,要順應時代之需,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

  隨著《共青團青海省委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青海省農村高素質青年人才培養實施方案》《青海省農村青年電商行動發展方案》的實施,我省越來越多的創業青年將自己的理想化作鄉村振興的源動力。

  通過實施“大學生青春設計師”活動,近千名大學生參與助力鄉村振興設計規劃工作。

  “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政策培訓服務下基層24場次,有3000余人次的創業青年受到培訓,并重點面向全省農村牧區創業青年發放創業貸款540萬元。

  青春之火在鄉野上灼灼燃燒。

我省青年大學生積極參與西部計劃,懷揣“讓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大地”之決心,踐行“西部發展絕不缺位”之作為。記者 陳晨 攝

  “90后”回鄉能人滕欣妤懷揣著讓青海“名片”走向全國的創業夢想,于2017年大學畢業后回到海拔三千多米的家鄉——湟源縣申中鄉廟溝村。她及時抓住電商發展機遇,將“藏在山里”的臻品通過“線上”渠道銷往全國各地。隨著品牌逐漸發展壯大,帶動當地300多戶農牧民發展牛羊養殖產業,實現戶均增收1萬元,在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如今,滕欣妤借著西寧市“三鄉工程”和助企暖企“春風行動”的政策紅利,再次走上了轉型升級之路,她的企業被評為西寧市2024年農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今年,我要進一步拓展線上銷售渠道,完成數字化標準加工車間建設,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同時,繼續延伸牛羊肉及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帶動更多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共青團青海省委開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宣傳活動。團省委供圖

  號聲嘹亮,發揮青年先鋒力量

  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與時代同頻共振,成為當下很多青年人的主動選擇和人生理想。今天,無論是在基層社區,還是在課堂內外,都閃現著青年奮斗的身影。

  “五一”假期,牛旭東依然堅守在崗位上。“我們的工作事關安全生產,尤其是假期,更不能掉以輕心。”5月3日,在海湖路加油站,牛旭東叮囑同事要緊盯現場,防止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平凡崗位亦可大有作為。牛旭東所在的加油站是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青海西寧石油分公司海湖路加油站,該集體在2019年、2022年分別獲得全省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西寧市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榮譽。這些榮譽默默見證了全站人的辛勤付出。

  “講奉獻、勇擔當,我們認真干好每一件平凡小事,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個人成長。”牛旭東說。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青海大地的各個角落,處處都有青年人奮斗的身影。我省積極深化“隊、號、手、崗、賽”等“青”字號品牌項目,成立青年突擊隊88支。這些青年先鋒立足自身崗位,銳意進取、書寫青春華章。

  “2023年全年,授予青年文明號集體100個,6個集體被團中央、應急管理部認定為‘2022年度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團省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以這種方式來鼓舞身邊更多的青年人,激勵大家堅韌奮斗,讓青春更加閃耀奪目。

  新征程、新青海、新青年。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壯闊征程上,青海青年深植“懂青海、愛青海、興青海”的真摯情感,與青海同行,用奮斗筑夢,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偉業中,在各行各業各領域成長成才、建功立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作者 陳晨
編輯:易 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