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青海海東: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新樣板”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陳俊
發布時間:2024-07-18 07:09:54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重點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聚力課堂教育教學這一陣地,在初中七年級開設不少于12課時的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課,各校還將河湟文化、民族風俗、民族歌舞、手工制作、河湟非遺等地方民族文化融入教學中,讓孩子從小根植‘石榴情’、共繪‘同心圓’……”7月2日,海東市教育局負責人如是介紹。

  據了解,海東市教育系統根據海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創建中面向機關干部實施“頭雁工程”,面向各級學校實施“種子工程”,面向各族群眾實施“覆蓋工程”等內容,連續4年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講好思政課 當好引路人”系列活動,將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教育有機融入各學段、各學科教學中,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同時,各學校充分利用校園櫥窗、板報、電子顯示屏、校園廣播站等宣傳陣地,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及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跡等,營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濃厚氛圍;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鍋莊舞比賽、千人安召舞課間操、泥塑以及經典誦讀、歌舞書法、社團實踐等活動,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民族文化、河湟文化、民俗文化等中華文化交融共生。

  海東市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融合,總人口173萬,其中以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達90.35萬,占全市總人口的52.22%。多年來,海東市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打造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教、打造“百里河湟石榴紅”品牌等一批特色亮點。立足多元文化特點、區位地理優勢和獨特資源稟賦,創新提出“傳承弘揚河湟文化,在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上作出示范”“融入蘭西城市群區域戰略,在推動跨省聯建聯創上作出示范”“提升拉面產業品牌,在豐富拓展‘三交’載體上作出示范”等目標,全力打造多民族地區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新樣板。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與國電投董事長劉明勝一行座談
中共青海省委十四屆六次全體會議召開
青,敹啵合砩鷳B“顏值” 創生態“價值”
2024全國企業文化(西部礦業)現場會在西寧召開
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大"揭榜掛帥"項目招標公告
202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擬推薦人選公示
西寧市獲7256萬元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獎勵
海北成為青海省最大的油菜供種基地
24H熱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青海海東:打造民族團結...
牢記囑托啟新程 感恩奮進譜新篇——學習宣傳貫徹習...
【2024全國重點媒體青海果洛行采訪活動】青,敹...
《高原康養——青海是個好地方》專著正式發布
青海備案歷年最大規模慈善信托到位資金超5000萬元
青海格爾木禮贊七十年暨2024·中國鹽湖城昆侖文化旅...
【2024全國重點媒體青海果洛行采訪活動】青海瑪多...
【2024全國重點媒體青海果洛行采訪活動】青海達日...
【2024全國重點媒體青海果洛行采訪活動】青海達日...
21支參賽隊決戰青海省第五屆全民健身大會省直單位...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烏蘭:數智鍛造高“鹽值”——“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進海西”系列報道之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文化中國行】班瑪紅軍溝,青海大地上的長征印記——“尋跡青!毕盗袌蟮乐
【文化中國行】班瑪...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在這里,向世界發出“青海聲音”!——寫在第25屆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閉幕之際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2024青洽會特刊·展會聚焦】讓“青字號”的“金名片”走向世界舞臺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2024青洽會特刊·展會見聞】“感受到了青海人民的熱情”
【開放合作 綠色發展...
【身邊的感動】“關鍵時刻絕不能掉鏈子!”——記2024年第一季度“青海好人”馬海軍
【身邊的感動】“關...
青海鋪開綠色畫卷 生態之美邀您共賞
青海鋪開綠色畫卷 生...
夜經濟激發西寧文旅消費新活力
夜經濟激發西寧文旅...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青海海東: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新樣板”

青海日報
2024-07-18 07: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青海海東: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新樣板”

青海日報
2024-07-18 07:09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青海海東: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創建“新樣板”

  • 2024-07-18 07:09:54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重點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聚力課堂教育教學這一陣地,在初中七年級開設不少于12課時的民族團結進步專題教育課,各校還將河湟文化、民族風俗、民族歌舞、手工制作、河湟非遺等地方民族文化融入教學中,讓孩子從小根植‘石榴情’、共繪‘同心圓’……”7月2日,海東市教育局負責人如是介紹。

  據了解,海東市教育系統根據海東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市創建中面向機關干部實施“頭雁工程”,面向各級學校實施“種子工程”,面向各族群眾實施“覆蓋工程”等內容,連續4年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講好思政課 當好引路人”系列活動,將理想信念、愛國主義、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教育有機融入各學段、各學科教學中,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同時,各學校充分利用校園櫥窗、板報、電子顯示屏、校園廣播站等宣傳陣地,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惠民政策及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事跡等,營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濃厚氛圍;通過“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鍋莊舞比賽、千人安召舞課間操、泥塑以及經典誦讀、歌舞書法、社團實踐等活動,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民族文化、河湟文化、民俗文化等中華文化交融共生。

  海東市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融合,總人口173萬,其中以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達90.35萬,占全市總人口的52.22%。多年來,海東市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打造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宣教、打造“百里河湟石榴紅”品牌等一批特色亮點。立足多元文化特點、區位地理優勢和獨特資源稟賦,創新提出“傳承弘揚河湟文化,在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上作出示范”“融入蘭西城市群區域戰略,在推動跨省聯建聯創上作出示范”“提升拉面產業品牌,在豐富拓展‘三交’載體上作出示范”等目標,全力打造多民族地區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新樣板。

作者 陳俊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