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各地
青海海西:民俗文化展覽館里的時代印記
作者:馬曉君
發布時間:2024-08-06 07:47:55
編輯:王易
QQ圖片20240806063118希里溝民俗文化展覽館內展覽的老物件。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8月5日,記者走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里溝鎮老政府大院,一陣陣年代感氣息撲面而來。院內一處掛有“希里溝民俗文化展覽館”的牌匾引人注目。

  展館入口處擺放著長春東方紅-28拖拉機和解放CA10老卡車,走進館內,左側整齊排列著6輛一排的北汽212“老爺車”,右邊則是一輛長江750侉子摩托車和4輛老式小轎車。“這個館內3萬多件老物件是從我父親那一輩就開始收藏的,受父親影響,我也漸漸熱衷于收藏老物件,包括我兒子,我身后的這些小轎車都是兒子收回來的。”說話的人便是這家展覽館的負責人,也是烏蘭縣希里溝鎮西莊村村民,叫馬進全。今年50歲的他,在近30年的時間里,收藏了上萬件具有時代印記的老物件,為此他花費了200萬元左右的積蓄。

  “二八杠”自行車、“大哥大”手機、老式收錄機、一疊疊泛黃的糧票、一張張唱片磁帶、一件件家居擺件等老物件盡收眼底。這些老物件或許在別人眼里只是用不上的廢品,但對于馬進全而言,這些都是他千辛萬苦四處“淘寶”得來的,在他眼里,件件都是寶貝。

  “以前也總會被老婆埋怨,因為我收藏的這些大大小小的老物件已經占據了我家所有的角角落落,老婆總會趁我不注意扔出去,我又趁她不注意偷偷拿回來,自從鎮政府免費給我提供這個展覽館以后,老婆也開始默默支持了。”據了解,2019年9月,在鎮政府的幫助下,馬進全給家里的這些寶貝搬了個家,陸陸續續將老物件轉移到現如今的希里溝鎮老政府大院內,開起了希里溝民俗文化展覽館。

  為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這些“民俗記憶”,馬進全還對藏品進行了分類。展館分上下兩層樓,每層樓都有集中分類的房間,分為農耕生產、食宿生活、交通運輸、文墨娛樂、紡織印染、鐵木匠藝、民族風貌、錢幣證契和紅色傳承9大類。

  “農耕生產”類設置在展覽館二樓,馬車、犁車、耙子等老物件排列有序,透過這些老物件,讓今人直觀地觸摸到那段歲月,仿佛能夠瞬間跨越時空,目睹過去人們生產生活的場景。

  “這輛馬車就是我父親留下來的。”馬進全指向“農耕生產”間內半世紀前的農具馬車說,自己的父親當年就是用它來春耕秋收,它也是當時唯一的交通工具。這里的每一個物件背后都藏著一個與烏蘭縣、與馬進全家有關的故事,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的烏蘭縣農民能夠使用到各種先進的機械化設備,享受時代的紅利。

  “收藏保留老物件,除了個人愛好以外,我更希望以后的孩子們能夠看到祖祖輩輩留下的物件,通過這些老物件來了解歷史、感受歷史。”馬進全說,希望后輩們可以通過這些老物件,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當下。

推薦閱讀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吳曉軍在西寧會見中信集團總經理張文武一行
青海美術作品展開啟了“夜賞”模式
西寧舉行2024"體育賦能 鄉村振興"自行車騎行活動
青海全民閱讀推廣中心、推廣站點擬確定對象公示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瑪沁舉行
西寧:著力推動“一表一單 一圖一機制”落實
24H熱點
青海果洛:2024年度東西部協作消費幫扶推介活動啟幕
青海玉樹:以項目建設為抓手 全面推動文旅設施升級
青海海北:9161名脫貧人口實現務工就業
青海海西: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1%
青海海西:民俗文化展覽館里的時代印記
青海黃南熱貢六月會攬金2.35億元
西寧開發區:著力推動“一表一單 一圖一機制”落實
青海玉樹:多措并舉扎實推進防汛工作
格爾木文旅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今年前7個月接待游客3...
青海海西:智能機械采摘枸杞項目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熱點圖片
【祖國好 家鄉美】“守夜人”護航“夜經濟”
【祖國好 家鄉美】“...
【文化中國行】感悟首都文化 培養家國情懷 ——記都蘭縣“度度關愛”研學之旅
【文化中國行】感悟...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駐村第一書記“老楊”的一天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用高原“好水”激活文旅“春水” ——高質量發展區域調研行·海南篇(上)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國家公園,我們的家園與夢想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
【鄉村振興在青!看寮w經濟有了增收新途徑
【鄉村振興在青!...
砥礪奮進七十載 同心譜寫新華章 ——果洛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側記
砥礪奮進七十載 同心...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在小高陵,與“兩棵樹”相逢
【再走青藏線——傳...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海西:民俗文化展覽館里的時代印記

西海都市報
2024-08-06 07:4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海西:民俗文化展覽館里的時代印記

西海都市報
2024-08-06 07:4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海西:民俗文化展覽館里的時代印記

  • 2024-08-06 07:47:55
  • 來源:西海都市報
QQ圖片20240806063118希里溝民俗文化展覽館內展覽的老物件。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8月5日,記者走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希里溝鎮老政府大院,一陣陣年代感氣息撲面而來。院內一處掛有“希里溝民俗文化展覽館”的牌匾引人注目。

  展館入口處擺放著長春東方紅-28拖拉機和解放CA10老卡車,走進館內,左側整齊排列著6輛一排的北汽212“老爺車”,右邊則是一輛長江750侉子摩托車和4輛老式小轎車。“這個館內3萬多件老物件是從我父親那一輩就開始收藏的,受父親影響,我也漸漸熱衷于收藏老物件,包括我兒子,我身后的這些小轎車都是兒子收回來的。”說話的人便是這家展覽館的負責人,也是烏蘭縣希里溝鎮西莊村村民,叫馬進全。今年50歲的他,在近30年的時間里,收藏了上萬件具有時代印記的老物件,為此他花費了200萬元左右的積蓄。

  “二八杠”自行車、“大哥大”手機、老式收錄機、一疊疊泛黃的糧票、一張張唱片磁帶、一件件家居擺件等老物件盡收眼底。這些老物件或許在別人眼里只是用不上的廢品,但對于馬進全而言,這些都是他千辛萬苦四處“淘寶”得來的,在他眼里,件件都是寶貝。

  “以前也總會被老婆埋怨,因為我收藏的這些大大小小的老物件已經占據了我家所有的角角落落,老婆總會趁我不注意扔出去,我又趁她不注意偷偷拿回來,自從鎮政府免費給我提供這個展覽館以后,老婆也開始默默支持了。”據了解,2019年9月,在鎮政府的幫助下,馬進全給家里的這些寶貝搬了個家,陸陸續續將老物件轉移到現如今的希里溝鎮老政府大院內,開起了希里溝民俗文化展覽館。

  為更好地保護與傳承這些“民俗記憶”,馬進全還對藏品進行了分類。展館分上下兩層樓,每層樓都有集中分類的房間,分為農耕生產、食宿生活、交通運輸、文墨娛樂、紡織印染、鐵木匠藝、民族風貌、錢幣證契和紅色傳承9大類。

  “農耕生產”類設置在展覽館二樓,馬車、犁車、耙子等老物件排列有序,透過這些老物件,讓今人直觀地觸摸到那段歲月,仿佛能夠瞬間跨越時空,目睹過去人們生產生活的場景。

  “這輛馬車就是我父親留下來的。”馬進全指向“農耕生產”間內半世紀前的農具馬車說,自己的父親當年就是用它來春耕秋收,它也是當時唯一的交通工具。這里的每一個物件背后都藏著一個與烏蘭縣、與馬進全家有關的故事,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的烏蘭縣農民能夠使用到各種先進的機械化設備,享受時代的紅利。

  “收藏保留老物件,除了個人愛好以外,我更希望以后的孩子們能夠看到祖祖輩輩留下的物件,通過這些老物件來了解歷史、感受歷史。”馬進全說,希望后輩們可以通過這些老物件,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更加珍惜當下。

作者 馬曉君
編輯:王易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