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印發
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作者:周建萍
發布時間:2024-08-22 07:17:40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省財政廳會同相關部門修訂印發《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點精準發力,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擴大補償范圍,推動風險補償政策“擴面增效”。在對小微企業、“三農三牧”貸款損失給予風險補償的基礎上,將中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損失納入補償范圍,分擔金融機構放貸風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加大補償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政策效能。將補償標準由貸款損失本金余額的20%至30%提高到30%至40%,將單筆補償上限由最高50萬元提高到最高80萬元,對經科技部、工信部認定的我省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筆補償限額提高到不超過100萬元,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科技創新。

  前移風險補償節點,增強金融機構放貸積極性。為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將金融機構申請風險補償的貸款利率限定為最高不超過為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上浮150個基點,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降低對實體經濟的貸款利率。優化申報審核流程,提升管理服務效能。將風險補償資金的申報、審核等工作通過“青信融”平臺開展,采取省級銀行業金融機構統一申請、托管機構初審、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復審的方式,實現省內風險補償資金全線上閉環辦理。

推薦閱讀
省政府與中國聯通阿里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省政府黨組會議和常務會議先后召開 吳曉軍主持
青海省首屆藏醫適宜技能競賽舉行
首屆新時代青海藝術文化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舉行
關于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省委網信辦公布"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整治典型案例
青海西寧:“馬上辦”點題破局 企業涅槃重生
【縣域經濟】小藍莓 就業增收“幸福果”
24H熱點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印...
【一線故事】巴子溝村養起了林麝
【農經觀察】“中國氣候好產品”——高原上的小小草莓
【一線傳真】西寧鐵路運輸法院:高效審判保護黃河安瀾
青海:以現代化審判管理助力實現更高水平的公正與效率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希望...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縣區領...
大清公路索同坡隧道右線貫通
青海海北:前7個月外貿進出口同比凈增長59.83萬元
踏遍青山人未老——記2023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重大...
熱點圖片
“雪豹”助威,添彩體育賽事——西寧打造“雪豹之都”系列報道⑤
“雪豹”助威,添彩...
【縣域經濟】小藍莓 就業增收“幸福果”
【縣域經濟】小藍莓 ...
【青海夜 我的市】夜經濟 尋“跡”看發展——“璀璨夜青海 經濟新活力”系列報道④
【青海夜 我的市】夜...
【文化中國行】城在園中 處處皆景——“游歷青!毕盗袌蟮乐
【文化中國行】城在...
【走進221致敬元勛——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核部件加工,神秘而誘人
【走進221致敬元勛—...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天路“信使”
【再走青藏線——傳...
2024年西寧青少年田徑邀請賽火熱開賽
2024年西寧青少年田...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舞臺
讓青繡走向更廣闊舞臺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印發
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西海都市報
2024-08-22 07:1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印發
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西海都市報
2024-08-22 07:1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印發
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 2024-08-22 07:17:40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省財政廳會同相關部門修訂印發《青海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點精準發力,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

  擴大補償范圍,推動風險補償政策“擴面增效”。在對小微企業、“三農三牧”貸款損失給予風險補償的基礎上,將中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損失納入補償范圍,分擔金融機構放貸風險,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加大補償力度,充分發揮財政政策效能。將補償標準由貸款損失本金余額的20%至30%提高到30%至40%,將單筆補償上限由最高50萬元提高到最高80萬元,對經科技部、工信部認定的我省有效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筆補償限額提高到不超過100萬元,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持科技創新。

  前移風險補償節點,增強金融機構放貸積極性。為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將金融機構申請風險補償的貸款利率限定為最高不超過為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上浮150個基點,推動金融機構進一步降低對實體經濟的貸款利率。優化申報審核流程,提升管理服務效能。將風險補償資金的申報、審核等工作通過“青信融”平臺開展,采取省級銀行業金融機構統一申請、托管機構初審、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復審的方式,實現省內風險補償資金全線上閉環辦理。

作者 周建萍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