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鄉村振興在青!柯樯忇l索道帶來大流量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尹耀增 賀永魁
發布時間:2024-10-11 07:21:32
編輯:何繼紅
照壁山景區一角。賀永魁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一條柏油路連通山下和山上,一條索道架起了鄉村振興新路,土特產走出深山,景區小木屋變成了農特產小集市,周邊農村庭院變成了農家樂,大批游客慕名而來……

  如今,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照壁山景區所在的麻蓮鄉,旅游業發展越發興旺起來。

  8月22日,記者來到照壁山景區門口,看到這里的高空索道吸引了不少省內外游客。乘坐索道,走進景區深處,木質棧道鋪就的小路在景區里縱橫交錯,俯瞰整個景區,周邊的村落里一排排青瓦民居錯落有致地散落在半山坡。云端上的秋千、云端上的餐廳等具有特色的旅游體驗項目,讓游客流連忘返……

  “我是第一次來到美麗的門源縣,不僅領略了油菜花海的魅力,也感受到了這里的風土人情,尤其來到照壁山景區,乘坐索道徐徐而升。青山綠水,云霧繚繞,讓人忘卻一切煩惱。在這里,除了登高望遠,還可以感受青海門源獨有的魅力,可謂是不虛此行。”前來旅游的天津游客李女士高興地說。

  據介紹,近年來,麻蓮鄉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聚焦門源縣融入全省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新發展格局,在全縣打造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思路的引領下,搶抓“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機遇,依托鄉域內現有的照壁山景區,通過積極爭取財政銜接資金,實施了照壁山景區客運架空索道項目,全線共921.41米,線路高差為186.8米,共設6組吊廂,每組由3個6人吊廂組成,并配套相應的附屬設施。

照壁山景區的索道纜車。賀永魁供圖

  索道以游客中心為起點,游客乘坐索道徐徐登頂,360度盡攬云海日出、照壁凝翠、長河落日、照壁山月、南山雪霽、花海臥虹等照壁奇觀和縣城全貌,全方位、多角度領略照壁山獨特魅力,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也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記者了解到,依托照壁山景區和投入運營的索道觀光纜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麻蓮鄉,巨大的流量給麻蓮鄉帶來了現象級的發展機遇。

  “該索道項目總投資2400萬,分別為麻蓮鄉白崖溝、下麻蓮、包哈圖3個脫貧村財政銜接資金各800萬元。于2021年開工建設,歷時兩年建設完工,以委托運營的方式由青海浩云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管理運營,索道歸村集體所有,每年每村村集體經濟可增加收入40萬元。這也是麻蓮鄉通過照壁山景區+索道,打造‘點上出彩’帶動鄉村振興‘全面開花’的縮影。”麻蓮鄉黨委書記劉芝強說。

  索道帶來的流量,不僅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也讓更多的村民參與到了鄉村振興的事業中來。

  麻蓮鄉瓜拉村的馬軍良就是其中之一,充分利用家中閑置房屋辦起了農家樂,將農家土特產擺上餐桌。涼拌野菜、土火鍋、手工涼面……記者來到農家院時,馬軍良正在廚房忙著給客人制作美食,農家飯飄香四溢,濃郁的鄉土味給人熟悉親切的感覺。“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我這里來吃飯,生意很好,這個夏天掙了不少。”馬軍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著說。

  除馬軍良等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外,在照壁山景區短期務工的也有不少群眾。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麻蓮鄉共有35名群眾在景區短期務工,其中脫貧勞動力就有18人,人均可實現收入7000余元。

  “如今家門口有了索道和景區,我既能在家門口上班貼補家用,又不耽誤農活,真的太好了。”在景區務工的馬曉英高興地說。

推薦閱讀
陳剛吳曉軍會見駐華使節代表團一行
陳剛: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祖國好 家鄉美】青;ブ狐h建引領 強村富民
2024年全國科普日西寧主場活動舉行
第二屆“你好,青!本W絡短視頻比賽公告
2024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候選名單的公示
青海西寧:3678萬元為商貿服務業發展輸血
青海海東多措并舉提供精準便捷就業服務
24H熱點
【鄉村振興在青海】麻蓮鄉索道帶來大流量
【祖國好 家鄉美】民生暖光照亮家鄉之美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小小幼兒園 滿滿團結情
青海海東: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提質增效
青海西寧舉辦處置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應急演練
【大道向前 天路放歌——紀念“兩路”通車70周年】...
青海省舉辦“昆侖·2024”地震綜合實戰演練
青海開展2024年秋季遷徙水鳥調查工作
省委編辦推進事業單位信用體系建設
全省民營企業“百企興百村”行動現場推進會召開
熱點圖片
中鐵城建三公司在建項目精準靶向加快施工
中鐵城建三公司在建...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湟水河畔石榴花開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
2.28億元!西寧國慶消費動能足
2.28億元!西寧國慶...
青海土著魚,珍貴的高原水生“居民”
青海土著魚,珍貴的...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黨旗輝映新征程 實干篤行在一線】真心實意做好幫扶工作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
【鄉村振興在青!渴卟嘶夭墒彰
【鄉村振興在青!...
【致敬我們的時代·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一身警服兩代同心 見證科技興警之路
【致敬我們的時代·奮...
【再走青藏線——傳承弘揚“兩路”精神】“血脈”永不凝固
【再走青藏線——傳...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鄉村振興在青海】麻蓮鄉索道帶來大流量

青海日報
2024-10-11 07: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鄉村振興在青!柯樯忇l索道帶來大流量

青海日報
2024-10-11 07:2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鄉村振興在青!柯樯忇l索道帶來大流量

  • 2024-10-11 07:21:32
  • 來源:青海日報
照壁山景區一角。賀永魁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一條柏油路連通山下和山上,一條索道架起了鄉村振興新路,土特產走出深山,景區小木屋變成了農特產小集市,周邊農村庭院變成了農家樂,大批游客慕名而來……

  如今,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照壁山景區所在的麻蓮鄉,旅游業發展越發興旺起來。

  8月22日,記者來到照壁山景區門口,看到這里的高空索道吸引了不少省內外游客。乘坐索道,走進景區深處,木質棧道鋪就的小路在景區里縱橫交錯,俯瞰整個景區,周邊的村落里一排排青瓦民居錯落有致地散落在半山坡。云端上的秋千、云端上的餐廳等具有特色的旅游體驗項目,讓游客流連忘返……

  “我是第一次來到美麗的門源縣,不僅領略了油菜花海的魅力,也感受到了這里的風土人情,尤其來到照壁山景區,乘坐索道徐徐而升。青山綠水,云霧繚繞,讓人忘卻一切煩惱。在這里,除了登高望遠,還可以感受青海門源獨有的魅力,可謂是不虛此行。”前來旅游的天津游客李女士高興地說。

  據介紹,近年來,麻蓮鄉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聚焦門源縣融入全省打造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新發展格局,在全縣打造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思路的引領下,搶抓“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機遇,依托鄉域內現有的照壁山景區,通過積極爭取財政銜接資金,實施了照壁山景區客運架空索道項目,全線共921.41米,線路高差為186.8米,共設6組吊廂,每組由3個6人吊廂組成,并配套相應的附屬設施。

照壁山景區的索道纜車。賀永魁供圖

  索道以游客中心為起點,游客乘坐索道徐徐登頂,360度盡攬云海日出、照壁凝翠、長河落日、照壁山月、南山雪霽、花海臥虹等照壁奇觀和縣城全貌,全方位、多角度領略照壁山獨特魅力,輻射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也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

  記者了解到,依托照壁山景區和投入運營的索道觀光纜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麻蓮鄉,巨大的流量給麻蓮鄉帶來了現象級的發展機遇。

  “該索道項目總投資2400萬,分別為麻蓮鄉白崖溝、下麻蓮、包哈圖3個脫貧村財政銜接資金各800萬元。于2021年開工建設,歷時兩年建設完工,以委托運營的方式由青海浩云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負責管理運營,索道歸村集體所有,每年每村村集體經濟可增加收入40萬元。這也是麻蓮鄉通過照壁山景區+索道,打造‘點上出彩’帶動鄉村振興‘全面開花’的縮影。”麻蓮鄉黨委書記劉芝強說。

  索道帶來的流量,不僅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也讓更多的村民參與到了鄉村振興的事業中來。

  麻蓮鄉瓜拉村的馬軍良就是其中之一,充分利用家中閑置房屋辦起了農家樂,將農家土特產擺上餐桌。涼拌野菜、土火鍋、手工涼面……記者來到農家院時,馬軍良正在廚房忙著給客人制作美食,農家飯飄香四溢,濃郁的鄉土味給人熟悉親切的感覺。“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到我這里來吃飯,生意很好,這個夏天掙了不少。”馬軍良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笑著說。

  除馬軍良等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外,在照壁山景區短期務工的也有不少群眾。據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麻蓮鄉共有35名群眾在景區短期務工,其中脫貧勞動力就有18人,人均可實現收入7000余元。

  “如今家門口有了索道和景區,我既能在家門口上班貼補家用,又不耽誤農活,真的太好了。”在景區務工的馬曉英高興地說。

作者 尹耀增 賀永魁
編輯:何繼紅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