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為什么多處市區道路同時挖掘、施工?天氣變冷、氣溫下降,這樣的封閉施工有必要嗎?如果說以前封閉施工的道路多為背街小道,最近為什么開始在城市主干道上“動手術”了,少則幾條多則幾十條的公交車輛繞行,市民的出行受阻……最近,西寧市民對近段時間城市道路的集中封閉施工感觸頗深。
為何集中開始推進部分道路的施工建設?記者從西寧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今年,市發改委搶抓國家“兩重”政策機遇,爭取落實20億元中央資金,支持西寧市153條使用時間較長的城市道路地下老舊管網共66個項目更新改造,目前已開工11項,其余55項將于年內陸續開工建設。
市民不解,城市道路緣何集中施工?
東關大街(南小街至樂都路)全封閉施工、大眾街(楊家三巷至建國大街)半幅封閉施工、朝陽東路(天津路至新村路)半幅封閉施工、西大街(南大街至互助巷)南半幅道路封閉施工、長江路(濱河路至七一路)半幅封閉施工……
近段時間,一大波道路全封閉、半封閉施工的消息讓西寧市民“焦頭爛額”,公交車繞行、家門口開挖,一度出行都十分困難。“以前都是開挖小街小道,現在開挖的都是城市主干道,我看那些路好好的,為什么要施工?”市民李先生十分不解。
“最近頻繁的道路封閉施工其實是西寧市正在進行的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工程,西寧市主城區地下排水管網多建設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年久失修急需加快進行更新改造。”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坦言,雖然短時間內封閉施工給市民出行造成了不便,但從長遠考慮,管網改造后將有力補齊城市地下管網短板,推動解決城市內澇、供水管網漏損、燃氣管網事故等突出問題,這其實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情。
搶抓政策機遇,積極向上爭取
持續補齊環境設施建設短板是西寧基于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開展的主要工作之一。
今年以來,西寧市為全面提升城鎮市政管網安全水平,鞏固和提升管網運行質量,細普查、明底數、全面診斷城市“脈搏”,充分掌握城市老舊管網現狀。
然而,緣何近期城市道路頻頻集中封閉施工?這其實是有原因的。首先,從城市構造看,這是生活所需。如果說城市中的天橋、綠化、道路是一個城市的“面子”工程,那么埋藏于地下的下水道、電纜、光纜、燃氣管道等城市地下管網就是城市的“里子”工程。一個城市的正常運轉,很多東西需要維護,因此修修補補是常態,這是為了我們能正常生活。其次,從歷史角度看,這是城市規劃和發展的需要。隨著城市的發展,使用時間久遠的城市道路和城市管網系統已無法適應現在的城市高速發展,更新改造工作勢在必行。再次,城市地下供水、排水、燃氣、供熱等地下管網作為城市的“血管”和“神經”,是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的“生命線”,是居民正常生活的基礎保障,是需要抓好的“里子”工程。
市發改委搶抓國家“兩重”政策機遇,牽頭統籌中央資金爭取工作,集中力量組建工作專班,按照專班統一調度,前期審批部門協調聯動、項目單位高效配合、專家團隊實時保障的方式,搶抓時間謀項目、理項目、審項目、報項目。相關負責同志先后多次赴國家和省發改委進行匯報銜接,時刻緊盯資金安排進度,及時修改補正項目信息,著力提高項目審核通過率。
在專班統籌推動,政策持續解讀,部門協同推進,專家集中論證,積極向上爭取,要素全力保障等一系列全力推動下,西寧市爭取中央專項資金取得突破性成果——截至目前,共爭取落實中央資金20億元,資金爭取額度在西北省會城市排名第一,在全國地級市排名前列。
153條城市道路地下老舊管網將“換新”
據介紹,此次爭取的20億元中央資金共支持66個城市地下管網及設施項目,有序對153條城市道路進行地下老舊管網更新改造,目前已開工11項,其余55項將于年內陸續開工建設。
與此同時,市發改委按照“一個專班”高效推動,“一個平臺”統一調度,“一個專家庫”集中保障,“一個政策工具包”持續解讀,“一個援青通道”無縫對接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動態謀劃儲備項目,持續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形成“謀劃一批、推進一批、開工一批、建成一批”梯次推進的項目推進格局。
項目建成后,將有力補齊城市地下管網短板,推動解決城市內澇、供水管網漏損、燃氣管網事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和應急防災能力,切實增強城市安全韌性。
下一步,市發改委將持續督促各項目單位加快項目建設,通過倒排工期計劃,優化施工時序,以半幅施工、夜間施工等方式,做好交通組織規劃,確保在冬季停工前盡可能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完成更多地下管網改造。同時,對未開工項目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在依法合規前提下最大限度減少審批時限,推動未開工項目盡快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