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亞洲硅業:技術升級一直在路上……
——走進西寧看發展·一線故事⑩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王玉瑩 賈 泓 張慧慧 才貢加
發布時間:2024-11-29 08:07:27
編輯:王易
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做實驗。才貢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一排排銀色的精餾塔高高聳立,一個個標準廠房整齊排列,圓形儲罐錯落有致,上方粗細不一的各種管道和設備相互交織,透露出一種工業特有的美感……在甘河工業園區,遠遠就能看到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

  作為青海本土民營光伏企業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注冊成立,目前擁有授權專利84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71項,累計繳稅14.36億元,已獲得“綠色工廠”“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型企業”“節水型企業”等榮譽稱號……

  這些亮麗的頭銜背后,是怎樣的努力和付出?深入了解后,我們得到了答案。

  多晶硅是半導體器件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生產工藝基本成熟,其生產工藝已臻于完善。然而,傳統生產流程中能源與物料的高消耗仍是產業降本的制約因素。

  在過去的生產過程中,冷氫化急冷塔頂氣相出口混合物料溫度在148℃左右,余熱經初步利用后,物料溫度降低至128℃左右,進入空冷器降溫,這一部分熱量無法利用,造成能源浪費。

  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生產副總韓成福說:“今年我們投入冷氫化急冷后熱量利用改造項目,8月開始施工,預計年底投入使用。將余熱再次加以利用,預計可節省蒸汽27.2噸/小時,相當于1985立方米天然氣,按照現在2.69元的單價計算,全年預計節省成本4300萬元。”

  “我們還在還原爐內壁給鐘罩噴涂了一層銀,可有效減少熱輻射流失,就像給鐘罩穿了一件‘保暖衣’。”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在建設初期,就對標行業先進生產經驗,優化工藝流程,在節能降耗方面下足了功夫。

  近幾年,青海省利用清潔能源優勢,推動光伏產業高速發展,技術革新日新月異。韓成福感慨道:“2015年到2020年,行業規模成倍數遞增,為了跟上行業發展步伐,我們需要通過苦練內功,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節能降耗。”

  降低自身生產成本,包括強化技術驅動,提升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降低能耗、降低五金庫存、降低辦公費用等;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增加多晶硅產品的高附加值;調整組織架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及時調整生產策略……

  除了節省開支,更重要的是通過科技創新,減少資源浪費。韓成福說:“引入的還原爐APC項目讓還原爐生產過程實現了智能化自動控制,加電流來控制參數,可以更加精確,以前人為調整參數都是階梯式的,現在可以實現曲線式緩慢調整。參數還可以實現復制粘貼,硅棒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產品出爐從“開盲盒”變得逐漸趨向專業化、數字化、標準化,產品質量更加穩定。

  跟隨工作人員來到實驗室,里面陳列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實驗設備,儀器運轉的嗡嗡聲、試管碰撞的清脆聲與科研人員低聲的交談聲交織在一起,工作人員段紀萍正在熟練操作一臺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專心地進行著實驗。

  科技創新,人才先行。2023年底,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了鄭連基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由國際一流的行業領軍人才為領銜,各類中青年科技人才為支撐,專業技術人才為主力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隊架構,驅動多晶硅生產向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發展。

  從2006年亞洲硅業開始建廠,一期生產規模1000噸,二期3000噸,到三期9000噸;從還原爐12對棒到24對棒,再到世界首條完整48對棒節能型還原爐萬噸級生產線;從一爐4噸的產量提升至目前一爐12噸至13噸的產量,亞洲硅業從未停下奮斗的腳步,在向“新”求“質”生產力發展的道路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展望未來,韓成福信心滿滿:“節能降耗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堅實基礎,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更是企業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作為光伏產業的上游,我們也將不斷探索創新,推廣綠色生產技術的應用,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貢獻亞洲硅業的智慧和力量。”

推薦閱讀
陳剛:聚力“四地”建設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吳曉軍拜會國家有關部委和央企
青海舉行世界艾滋病日大型現場宣傳活動
《青海省枸杞產業發展促進條例》出臺
關于征集大美青?蛻舳诵翷OGO的公告
關于青海省首屆“十佳期刊”推薦結果的公示
青海海東:高校引才活動在青海大學舉行
海東市高原夏菜實現產值5億元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亞洲硅...
【錨定現代化 改革再深化】生態教育站里有只“陪讀...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青貨...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薄銅箔...
打造就業“全鏈條”穩住最大民生 ——青海前三季度...
青海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穩步邁進
今年1至10月份全省經濟延續恢復態勢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前10月青海省經濟生產平穩運行
青海在全國率先實現新能源發電量占比、裝機占比雙主體
【牢記囑托 實干篤行】今年青海省200項重點項目開...
熱點圖片
青海湖進入冬季旅游模式
青海湖進入冬季旅游模式
“超級鏡子”豎戈壁,“節節攀升”向驕陽
“超級鏡子”豎戈壁...
2024年“山宗水源·大美青! 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2024年“山宗水源·大...
【農經觀察】守正創新,青海中藏藥材產業綻放新活力——“打造青字號 走好振興路”系列報道之九
【農經觀察】守正創...
【農說】打造青海中藏藥材璀璨明珠
【農說】打造青海中...
西北五省區首個——海西州一醫師斬獲“ERCP”全國大賽冠軍
西北五省區首個——...
先后“現身”90余次,雪豹頻現背后……——“雪豹之都 生態西寧”系列報道之五
先后“現身”90余次...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科創驅動強引擎 澎湃發展新動能——走進西寧看發展·蹲點調研之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亞洲硅業:技術升級一直在路上……
——走進西寧看發展·一線故事⑩

青海日報
2024-11-29 08: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亞洲硅業:技術升級一直在路上……
——走進西寧看發展·一線故事⑩

青海日報
2024-11-29 08: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亞洲硅業:技術升級一直在路上……
——走進西寧看發展·一線故事⑩

  • 2024-11-29 08:07:27
  • 來源:青海日報
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做實驗。才貢加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一排排銀色的精餾塔高高聳立,一個個標準廠房整齊排列,圓形儲罐錯落有致,上方粗細不一的各種管道和設備相互交織,透露出一種工業特有的美感……在甘河工業園區,遠遠就能看到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

  作為青海本土民營光伏企業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注冊成立,目前擁有授權專利84項,其中發明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71項,累計繳稅14.36億元,已獲得“綠色工廠”“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型企業”“節水型企業”等榮譽稱號……

  這些亮麗的頭銜背后,是怎樣的努力和付出?深入了解后,我們得到了答案。

  多晶硅是半導體器件的電子信息基礎材料,生產工藝基本成熟,其生產工藝已臻于完善。然而,傳統生產流程中能源與物料的高消耗仍是產業降本的制約因素。

  在過去的生產過程中,冷氫化急冷塔頂氣相出口混合物料溫度在148℃左右,余熱經初步利用后,物料溫度降低至128℃左右,進入空冷器降溫,這一部分熱量無法利用,造成能源浪費。

  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生產副總韓成福說:“今年我們投入冷氫化急冷后熱量利用改造項目,8月開始施工,預計年底投入使用。將余熱再次加以利用,預計可節省蒸汽27.2噸/小時,相當于1985立方米天然氣,按照現在2.69元的單價計算,全年預計節省成本4300萬元。”

  “我們還在還原爐內壁給鐘罩噴涂了一層銀,可有效減少熱輻射流失,就像給鐘罩穿了一件‘保暖衣’。”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在建設初期,就對標行業先進生產經驗,優化工藝流程,在節能降耗方面下足了功夫。

  近幾年,青海省利用清潔能源優勢,推動光伏產業高速發展,技術革新日新月異。韓成福感慨道:“2015年到2020年,行業規模成倍數遞增,為了跟上行業發展步伐,我們需要通過苦練內功,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和節能降耗。”

  降低自身生產成本,包括強化技術驅動,提升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降低能耗、降低五金庫存、降低辦公費用等;通過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增加多晶硅產品的高附加值;調整組織架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及時調整生產策略……

  除了節省開支,更重要的是通過科技創新,減少資源浪費。韓成福說:“引入的還原爐APC項目讓還原爐生產過程實現了智能化自動控制,加電流來控制參數,可以更加精確,以前人為調整參數都是階梯式的,現在可以實現曲線式緩慢調整。參數還可以實現復制粘貼,硅棒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產品出爐從“開盲盒”變得逐漸趨向專業化、數字化、標準化,產品質量更加穩定。

  跟隨工作人員來到實驗室,里面陳列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實驗設備,儀器運轉的嗡嗡聲、試管碰撞的清脆聲與科研人員低聲的交談聲交織在一起,工作人員段紀萍正在熟練操作一臺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專心地進行著實驗。

  科技創新,人才先行。2023年底,青海亞洲硅業半導體有限公司成立了鄭連基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由國際一流的行業領軍人才為領銜,各類中青年科技人才為支撐,專業技術人才為主力的金字塔式人才梯隊架構,驅動多晶硅生產向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發展。

  從2006年亞洲硅業開始建廠,一期生產規模1000噸,二期3000噸,到三期9000噸;從還原爐12對棒到24對棒,再到世界首條完整48對棒節能型還原爐萬噸級生產線;從一爐4噸的產量提升至目前一爐12噸至13噸的產量,亞洲硅業從未停下奮斗的腳步,在向“新”求“質”生產力發展的道路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展望未來,韓成福信心滿滿:“節能降耗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堅實基礎,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更是企業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作為光伏產業的上游,我們也將不斷探索創新,推廣綠色生產技術的應用,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貢獻亞洲硅業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 王玉瑩 賈 泓 張慧慧 才貢加
編輯:王易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