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民族團結
黃河岸邊崛起美麗新村
作者:呂錦武 石延壽
發布時間:2024-11-29 08:07:28
編輯:王易
重建后的中川鄉草灘、金田新村。石延壽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初冬的清晨,地處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黃河岸畔的三川大地云霧繚繞、煙波渺渺,陽光透過薄霧,嬌柔地灑落在災后重建美麗新村的每個角落。

  站在感恩廣場上,只見一排排紅瓦黃墻的農家小院新穎別致、錯落有序,一條條柏油路宛如一條黑絲帶,把家家戶戶的農家小院串聯在了一起,回遷的村民們正忙著收拾新房,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地震、砂涌是天災,但災難發生后,黨和政府把我們安置到臨時板房里,一家人暖暖和和度過了地震后的寒冬,F在,又把我們安置到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的安置新村,讓我們在新家園里,開始新的生活。我們從心底里感謝黨和政府……”金田村村民楊西全激動地說。

  時間回到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因地震引發的砂涌災害給民和縣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

  這一刻,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黨群同心、干群齊力,連夜開啟爭分奪秒的搶險救援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受災群眾的臨時安置。今年3月28日,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地震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項目開工建設。

  民和縣住建局副局長孫亮亮說,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搬遷安置項目總投資9019萬元,安置186戶。項目采用統規統建方式建設,并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及給排水管網、道路等基礎設施。建筑戶型設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體現河湟谷地傳統建筑風格。除農房建設外,還包括社區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食堂等公共服務設施。

  中川鄉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羅吉才介紹,今年以來,中川鄉堅持災后重建和產業發展兩手抓,已爭取45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實施完成了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能容納1600只羊的養殖場建設項目,待驗收通過后投入使用,實現產業增效的同時,增加回遷群眾的收入。

  民和縣民政局局長馬文娟介紹,在中華慈善總會支援我省“12·18”地震專項捐贈資金的支持下,民和縣重點打造了中川鄉金田、草灘集中安置點,官亭鎮趙木川集中安置點互助幸福院及兒童之家,項目竣工使用后,可以為兩個集中安置點的70名老人、60名兒童提供助餐和娛樂服務。

  如今,伴隨著搬遷群眾的陸續回遷,一個災后重建的美麗新村將在黃河岸邊崛起……

推薦閱讀
陳剛:聚力“四地”建設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吳曉軍拜會國家有關部委和央企
青海舉行世界艾滋病日大型現場宣傳活動
《青海省枸杞產業發展促進條例》出臺
關于征集大美青?蛻舳诵翷OGO的公告
關于青海省首屆“十佳期刊”推薦結果的公示
青海海東:高校引才活動在青海大學舉行
海東市高原夏菜實現產值5億元
24H熱點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民族團結結碩果 攜手共...
黃河岸邊崛起美麗新村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同心共育“石榴籽” 校...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官亭:民族團結之花常開...
青!白铎琶褡屣L” “吹”入天涯海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團結社區“團結情”
【江源觀察】以先進典型激發民族團結強大動能
省直機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學習觀摩活動舉辦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用心講好每一堂課——青...
【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五心服務”編織起民族...
熱點圖片
青海湖進入冬季旅游模式
青海湖進入冬季旅游模式
“超級鏡子”豎戈壁,“節節攀升”向驕陽
“超級鏡子”豎戈壁...
2024年“山宗水源·大美青! 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舉行
2024年“山宗水源·大...
【農經觀察】守正創新,青海中藏藥材產業綻放新活力——“打造青字號 走好振興路”系列報道之九
【農經觀察】守正創...
【農說】打造青海中藏藥材璀璨明珠
【農說】打造青海中...
西北五省區首個——海西州一醫師斬獲“ERCP”全國大賽冠軍
西北五省區首個——...
先后“現身”90余次,雪豹頻現背后……——“雪豹之都 生態西寧”系列報道之五
先后“現身”90余次...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科創驅動強引擎 澎湃發展新動能——走進西寧看發展·蹲點調研之二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黃河岸邊崛起美麗新村

西海都市報
2024-11-29 08: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黃河岸邊崛起美麗新村

西海都市報
2024-11-29 08:07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黃河岸邊崛起美麗新村

  • 2024-11-29 08:07:28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重建后的中川鄉草灘、金田新村。石延壽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初冬的清晨,地處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黃河岸畔的三川大地云霧繚繞、煙波渺渺,陽光透過薄霧,嬌柔地灑落在災后重建美麗新村的每個角落。

  站在感恩廣場上,只見一排排紅瓦黃墻的農家小院新穎別致、錯落有序,一條條柏油路宛如一條黑絲帶,把家家戶戶的農家小院串聯在了一起,回遷的村民們正忙著收拾新房,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地震、砂涌是天災,但災難發生后,黨和政府把我們安置到臨時板房里,一家人暖暖和和度過了地震后的寒冬。現在,又把我們安置到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的安置新村,讓我們在新家園里,開始新的生活。我們從心底里感謝黨和政府……”金田村村民楊西全激動地說。

  時間回到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因地震引發的砂涌災害給民和縣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

  這一刻,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黨群同心、干群齊力,連夜開啟爭分奪秒的搶險救援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受災群眾的臨時安置。今年3月28日,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地震災害避險搬遷安置項目開工建設。

  民和縣住建局副局長孫亮亮說,中川鄉金田村、草灘村搬遷安置項目總投資9019萬元,安置186戶。項目采用統規統建方式建設,并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及給排水管網、道路等基礎設施。建筑戶型設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體現河湟谷地傳統建筑風格。除農房建設外,還包括社區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幸福食堂等公共服務設施。

  中川鄉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羅吉才介紹,今年以來,中川鄉堅持災后重建和產業發展兩手抓,已爭取45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實施完成了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能容納1600只羊的養殖場建設項目,待驗收通過后投入使用,實現產業增效的同時,增加回遷群眾的收入。

  民和縣民政局局長馬文娟介紹,在中華慈善總會支援我省“12·18”地震專項捐贈資金的支持下,民和縣重點打造了中川鄉金田、草灘集中安置點,官亭鎮趙木川集中安置點互助幸福院及兒童之家,項目竣工使用后,可以為兩個集中安置點的70名老人、60名兒童提供助餐和娛樂服務。

  如今,伴隨著搬遷群眾的陸續回遷,一個災后重建的美麗新村將在黃河岸邊崛起……

作者 呂錦武 石延壽
編輯:王易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