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開通十年 蘭新高鐵成為西北大地“鋼鐵動脈”
作者:徐變銀 吳道潔 周悅翔
發布時間:2024-12-26 07:36:50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隆冬時節,一列白色的動車疾馳在祁連山下,與連綿的雪山、成群的牛羊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而美麗的動人畫卷。

  2014年12月26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蘭新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甘肅、青海、新疆同步邁入高鐵時代。這條全長1786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內267公里)的鋼鐵巨龍,東起甘肅蘭州,途經西寧、嘉峪關、吐魯番,西至新疆烏魯木齊,串聯起了廣袤的西北大地,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一次性建成通車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

  十年間,蘭新高鐵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壯美的畫卷,成為我國“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熠熠生輝的重要交通干線,也為青海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旅客發送量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老蘭新鐵路建于1959年,長期負載過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區域間的交流與發展。蘭新高鐵的問世,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出行體驗最為直觀,蘭新高鐵的便捷讓人們的出行發生了質的飛躍。以往,西寧與蘭州之間的普通列車旅程需要3個多小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兩地居民的日常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如今,動車的開通使得兩地間的最短通行時間縮短至59分鐘,“早上在西寧喝著奶茶,中午就能到蘭州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成為了現實生活中的尋常畫面。

  “2017年寶蘭高鐵的通車,更是讓蘭新高鐵成功接入全國高鐵網,西寧到西安的旅行時間由13小時銳減至4小時20分鐘,西寧至北京的漫長旅途從26小時大幅壓縮至10小時30分鐘,西寧至上海也從30小時縮短至13小時。西寧火車站的動車對數從最初的12對穩步增長到現在的38.5對,截至2024年11月30日,旅客發送量相較于2015年近乎翻了一番,達627.7萬人次。”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客貨管理部副主任李葭說。

  青藏集團公司整體的旅客發送量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從2015年的1193萬人次攀升至2024年的1691萬人次,其中2024年10月1日更是創下了9.88萬人次的單日旅客發送歷史新高。如今,從西寧出發,開往全國各地的旅客列車已能夠直達28個省會城市,通達率高達90.3%。

  蘭新高鐵助力青海旅游快速發展

  蘭新高鐵極大拉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為例,曾經這片擁有壯美油菜花海的土地,由于交通的掣肘,猶如養在深閨的佳人。蘭新高鐵開通后,門源縣的旅游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曾經寧靜的小縣城如今賓館林立,數量同比2014年增長了3.8倍,達到65家;旅游從業人員數量也顯著增加,同比2014年增長3.27倍,約3600人投身于旅游相關產業。

  受益的不僅是門源,蘭新高鐵將所經過的海東市、西寧市大通回族自治縣等區域的各類特色景區景點資源串點成線、串珠成鏈,青海省內多家旅行社依托高鐵整合資源,升級旅游線路和產品,推出面向境外、省外游客的各種含有高鐵行程的線路多達上百條。

  貨運方面,鐵路部門巧妙地將部分普速旅客列車調整至蘭新高鐵運行,這一舉措有效地分擔了蘭新鐵路和蘭青鐵路的運輸壓力,使得貨運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煤炭、石油、金屬礦石等重點物資運輸因此有了可靠的運力保障,中歐班列西部大通道的運輸能力也借此得到了顯著提升。在每年“雙11”期間,鐵路部門充分發揮高鐵動車成網運輸的優勢,利用西寧至北京、上海、武漢等方向的30余組動車的富余空間,高效運輸進藏電商物資,讓雪域高原的各族群眾也能享受到“高鐵急送”的便捷服務,為電商經濟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引領著西北鐵路建設蓬勃發展

  十年來,青藏集團公司在提升高鐵服務品質上同樣不遺余力。西寧火車站、門源火車站相繼打造了“大美青海天路驛站服務臺”“金色門源服務臺”,成立了“天路格;”黨員突擊隊和志愿者服務小組,并且積極與機場、公交和出租車公司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夏都樞紐”黨建聯盟這一平臺,實現了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切實打通了服務旅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西寧客運段全力塑造“雪域新絲路·青藏情”高原動車服務品牌,創新性地推出了動車“五四服務法”,涵蓋差異服務、特色服務、無干擾服務、自助服務以及“小翻譯、小導游、小醫生、小助手”等貼心內容,同時還為旅客準備了愛心便民凳、兒童提示卡、愛心防寒毯等一系列溫馨服務設施和舉措,讓每一位踏上蘭新高鐵的旅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與舒適。而這一切成就的背后,離不開青藏集團公司對蘭新高鐵運營安全的重視與保障。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張兆睿介紹,十年來,蘭新高鐵作為先行者,引領著西北鐵路建設的蓬勃發展。以其為骨架,敦煌鐵路、格庫鐵路、拉林鐵路等一批高原鐵路相繼建成通車,這些鐵路線如同一條條毛細血管,深入到西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填補了西部地區交通的空白區域,構建起了一張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進一步打通了青藏高原融入全國發展大局的“鋼鐵通道”。

  如今的蘭新高鐵,早已不僅僅是一條交通線路,它已深深融入到西北人民的生活中,成為甘青新各族群眾出行的首選方式,更是成為了我國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推薦閱讀
陳剛赴果洛藏族自治州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活動在玉樹發布
【文化中國行】“穿”過歲月的青繡傳承
"昆侖英才·高層次文化人才"擬入選人選名單公示
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青海學者"擬推薦初選人選名單
西寧5所機構入選2024“中國家庭健康守門人”
西寧新春祈福系列民俗活動安排出爐
24H熱點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開通十年 蘭新高鐵成為西...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傳統文化保護條例》明年1月1日...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慶祝青藏、川藏公路通車7...
全省社保業務服務實現“就近辦”
【一線傳真】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雪域草原落地生根
【時評】當好廣大群眾的“安全員”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青海】守好群眾“錢袋子” 護航...
青海囊謙:文旅發展提質增效 實現旅游收入9458萬元
青海海晏:5萬公斤牦牛肉發往山東
青海互助:全年電子商務銷售額達4.28億元
熱點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高效智能助力養好“一只羊”——走進海南州創新示范區·一線故事④
【新時代 新征程 新...
屹立在高原之巔的“精神坐標”——傳承弘揚“兩路”精神系列報道(下篇)
屹立在高原之巔的“...
【文化中國行】從“非遺小院”走向國際舞臺
【文化中國行】從“...
【身邊的感動】群眾身邊的好“曼巴”——記2024年助人為樂“青海好人”布久·索南更青
【身邊的感動】群眾...
黃河之上,綠色明珠輝映萬家燈火——羊曲水電站建設紀實
黃河之上,綠色明珠...
快遞物流,編織起商品流通的流動紐帶
快遞物流,編織起商...
青海沙棘產業發展漸入佳境——“打造青字號 走好振興路”系列報道之十一
青海沙棘產業發展漸...
秦文花:將群眾的麻煩事變成暖心事
秦文花:將群眾的麻...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開通十年 蘭新高鐵成為西北大地“鋼鐵動脈”

西海都市報
2024-12-26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開通十年 蘭新高鐵成為西北大地“鋼鐵動脈”

西海都市報
2024-12-26 07:36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開通十年 蘭新高鐵成為西北大地“鋼鐵動脈”

  • 2024-12-26 07:36:50
  • 來源:西海都市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隆冬時節,一列白色的動車疾馳在祁連山下,與連綿的雪山、成群的牛羊共同構成了一幅和諧而美麗的動人畫卷。

  2014年12月26日,隨著一聲汽笛長鳴,蘭新高鐵正式開通運營,甘肅、青海、新疆同步邁入高鐵時代。這條全長1786公里(其中青海省境內267公里)的鋼鐵巨龍,東起甘肅蘭州,途經西寧、嘉峪關、吐魯番,西至新疆烏魯木齊,串聯起了廣袤的西北大地,也是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一次性建成通車里程最長的高速鐵路。

  十年間,蘭新高鐵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勾勒出一幅幅壯美的畫卷,成為我國“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熠熠生輝的重要交通干線,也為青海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旅客發送量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老蘭新鐵路建于1959年,長期負載過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區域間的交流與發展。蘭新高鐵的問世,徹底打破了這一局面,為這片土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出行體驗最為直觀,蘭新高鐵的便捷讓人們的出行發生了質的飛躍。以往,西寧與蘭州之間的普通列車旅程需要3個多小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兩地居民的日常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如今,動車的開通使得兩地間的最短通行時間縮短至59分鐘,“早上在西寧喝著奶茶,中午就能到蘭州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成為了現實生活中的尋常畫面。

  “2017年寶蘭高鐵的通車,更是讓蘭新高鐵成功接入全國高鐵網,西寧到西安的旅行時間由13小時銳減至4小時20分鐘,西寧至北京的漫長旅途從26小時大幅壓縮至10小時30分鐘,西寧至上海也從30小時縮短至13小時。西寧火車站的動車對數從最初的12對穩步增長到現在的38.5對,截至2024年11月30日,旅客發送量相較于2015年近乎翻了一番,達627.7萬人次。”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客貨管理部副主任李葭說。

  青藏集團公司整體的旅客發送量也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從2015年的1193萬人次攀升至2024年的1691萬人次,其中2024年10月1日更是創下了9.88萬人次的單日旅客發送歷史新高。如今,從西寧出發,開往全國各地的旅客列車已能夠直達28個省會城市,通達率高達90.3%。

  蘭新高鐵助力青海旅游快速發展

  蘭新高鐵極大拉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為例,曾經這片擁有壯美油菜花海的土地,由于交通的掣肘,猶如養在深閨的佳人。蘭新高鐵開通后,門源縣的旅游業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曾經寧靜的小縣城如今賓館林立,數量同比2014年增長了3.8倍,達到65家;旅游從業人員數量也顯著增加,同比2014年增長3.27倍,約3600人投身于旅游相關產業。

  受益的不僅是門源,蘭新高鐵將所經過的海東市、西寧市大通回族自治縣等區域的各類特色景區景點資源串點成線、串珠成鏈,青海省內多家旅行社依托高鐵整合資源,升級旅游線路和產品,推出面向境外、省外游客的各種含有高鐵行程的線路多達上百條。

  貨運方面,鐵路部門巧妙地將部分普速旅客列車調整至蘭新高鐵運行,這一舉措有效地分擔了蘭新鐵路和蘭青鐵路的運輸壓力,使得貨運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煤炭、石油、金屬礦石等重點物資運輸因此有了可靠的運力保障,中歐班列西部大通道的運輸能力也借此得到了顯著提升。在每年“雙11”期間,鐵路部門充分發揮高鐵動車成網運輸的優勢,利用西寧至北京、上海、武漢等方向的30余組動車的富余空間,高效運輸進藏電商物資,讓雪域高原的各族群眾也能享受到“高鐵急送”的便捷服務,為電商經濟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引領著西北鐵路建設蓬勃發展

  十年來,青藏集團公司在提升高鐵服務品質上同樣不遺余力。西寧火車站、門源火車站相繼打造了“大美青海天路驛站服務臺”“金色門源服務臺”,成立了“天路格;”黨員突擊隊和志愿者服務小組,并且積極與機場、公交和出租車公司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夏都樞紐”黨建聯盟這一平臺,實現了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對接,切實打通了服務旅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西寧客運段全力塑造“雪域新絲路·青藏情”高原動車服務品牌,創新性地推出了動車“五四服務法”,涵蓋差異服務、特色服務、無干擾服務、自助服務以及“小翻譯、小導游、小醫生、小助手”等貼心內容,同時還為旅客準備了愛心便民凳、兒童提示卡、愛心防寒毯等一系列溫馨服務設施和舉措,讓每一位踏上蘭新高鐵的旅客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與舒適。而這一切成就的背后,離不開青藏集團公司對蘭新高鐵運營安全的重視與保障。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張兆睿介紹,十年來,蘭新高鐵作為先行者,引領著西北鐵路建設的蓬勃發展。以其為骨架,敦煌鐵路、格庫鐵路、拉林鐵路等一批高原鐵路相繼建成通車,這些鐵路線如同一條條毛細血管,深入到西北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填補了西部地區交通的空白區域,構建起了一張四通八達的鐵路網絡,進一步打通了青藏高原融入全國發展大局的“鋼鐵通道”。

  如今的蘭新高鐵,早已不僅僅是一條交通線路,它已深深融入到西北人民的生活中,成為甘青新各族群眾出行的首選方式,更是成為了我國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作者 徐變銀 吳道潔 周悅翔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