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兩路”鑄就精神豐碑 時代催發奮進之力
——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座談會側記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鄭思哲
發布時間:2024-12-27 07:01:05
編輯:謝青玉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打開歷史畫卷,總有一幕場景令人百感交集、心生感慨;

  翻開過往篇章,總有一段歲月讓人銘記于心、心生敬仰。

  蜿蜒在青藏高原上的黑色巨龍經歷70年的風雨,見證了這片大地日新月異的繁榮景象、人民安居樂業的欣欣向榮,“兩路”所包含的意義已得到了充分體現。

  當具有紀念意義的時間流轉70年的光陰再次定格在我們面前,緬懷、傳承、弘揚,或許是我們告慰先輩、奮進當下、激勵后人的最好方式,也是對“兩路”精神最深刻的領悟、最堅定的踐行。

  12月26日,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座談會在西寧召開。

  慕生忠將軍的女兒慕曉峰及親屬,相關領導和專家,參與青藏公路建設的老職工、老專家和莫河駝場老駝工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好人、青海榜樣等基層先進典型和大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作為慕生忠將軍的女兒,慕曉峰對于父親當年的工作場景沒有太多印象,只是從父親回憶過去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那個艱苦卓絕的歲月,她在座談會上也只是用簡短的語言,講述了慕生忠將軍修建青藏公路時的那段歷史往事。

  但簡短的語言又豈能概括那段艱苦的歲月,那份“頑強拼搏、甘當路石”的奉獻精神?或許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深有感觸。

  2004年,慕曉峰全程走了一遍青藏公路。雖然沿線的條件已較父親那個年代有了很大改善,但惡劣的自然環境、侵襲而來的高原反應,讓她對父輩當年的艱辛有了切身的體會。

  作為幾乎與青藏公路同齡的人,慕曉峰對“兩路”精神有著別樣的情感。“作為慕生忠的后人,我將更好地學習和宣傳好‘兩路’精神,努力踐行‘兩路’精神,賡續好先輩們的光榮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慕曉峰說。

  聽著慕曉峰的講述,另一個深有觸動的人便是青海柴達木農墾莫河駱駝場有限公司退休干部姚興云。

  在青藏公路通車前,莫河駝場的駝隊三次進藏,完成運糧援藏等任務,為西藏穩定和民族團結作出巨大貢獻。而在青藏公路修建期間,1200名駝工跟隨慕生忠將軍參與修筑,同樣為青藏公路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姚興云跟隨父親的腳步,在莫河駝場一干就是37年。如今,莫河駝場早已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迎來了新的職責。但不論時光如何變遷,“兩路”精神始終是莫河駝場人的信仰。

  “‘兩路’的通車是我們的先輩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在人類生命禁區的世界屋脊上創造的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其所孕育出來的‘兩路’精神激勵著我們要以先輩為榜樣,當好‘兩路’精神的傳承者、弘揚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姚興云說。

  作為青藏公路建設的親歷者,今年已經84歲的老職工吳戰瑞講述的更多是對過去艱苦歲月的緬懷,對逝去戰友的追憶。

  他講述時的語氣高亢有力,話語間透露著老一輩筑路工人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壯闊豪情。跟隨他的講述,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艱苦卓絕卻又激情燃燒的年代。

  吳戰瑞講述的是自己的故事,但展現的是先輩們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無畏精神。“70年前,我和天南地北的無數年輕人匯聚到青藏公路沿線,將自己的生命與這條公路緊密相連,用往后30余年的青春和汗水見證了青藏公路的發展。也正因經歷了那個年代的苦,我們也嘗到了今天生活的甜。‘兩路’精神是一種信念,一份傳承。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我們這一代筑路人就是要以這樣的實際行動,把‘兩路’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吳戰瑞說。

  偉大的精神在傳承中得以延續,發揚光大。

  新征程新使命,當代青年如何從“兩路”精神中汲取營養,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青海大學22級學生劉子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作為青年一代,必須從先輩手中接過薪火相傳的革命精神火炬,立志用實際行動傳承弘揚“兩路”精神。“我們要錘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氣概,砥礪‘頑強拼搏、甘當路石’的意志品質,發揚‘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劉子奧說。

  在代表們發言完畢后,全場起立,用鼓掌的方式向參與“兩路”建設的先輩們表達敬意。

  這掌聲,是對慕生忠將軍那句“不平凡的事業,是平凡的人做出來的”的深刻領悟與崇高敬意,是對為“兩路”建設披荊斬棘、付出汗水乃至寶貴生命的革命先輩們的無盡緬懷與永恒紀念,是對為“兩路”建設傾注心血、貢獻力量的所有人的無限感恩與深深敬仰。

推薦閱讀
陳剛赴果洛藏族自治州調研并召開座談會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陳剛主持
“八百里瀚!钡陌踩笆匾谷恕
青海檢察機關重拳出擊嚴懲破壞生態環境犯罪
"昆侖英才·高層次文化人才"擬入選人選名單公示
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青海學者"擬推薦初選人選名單
西寧市再添19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青海黃南加快推進一批清潔能源項目建設
24H熱點
“兩路”鑄就精神豐碑 時代催發奮進之力——傳承弘...
【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青!克痉ň戎诵 公平正義...
【時評】讓“兩路”精神綻放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全省2024年“農體文旅商”產業融合發展總結交流會...
讓“兩路”精神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傳承弘揚“兩路”...
【高原藍焰心向黨 實干篤行護民安】系列報道十四“...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壳嗪:D现輰崿F向清潔能...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海】青海檢察機關重拳出擊嚴...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海】青海海南州生態文明建設...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壳嗪底謾z察工作取得顯...
熱點圖片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壳嗪z察機關重拳出擊嚴懲破壞生態環境犯罪
【懂青海 愛青海 興...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壳嗪:D现輰崿F向清潔能源為主導的新興產業重大轉型
【懂青海 愛青海 興...
青海:舉行《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傳統文化保護條例》新聞發布會
青海:舉行《河南蒙...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壳嗪底謾z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懂青海 愛青海 興...
【懂青海 愛青海 興青!壳嗪:D现萆鷳B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懂青海 愛青海 興...
大路向天鑄豐碑——傳承弘揚“兩路”精神綜述
大路向天鑄豐碑——...
青藏公路文化體驗館中心廣場開館
青藏公路文化體驗館...
雪山腳下,蔬菜大棚內綠意盎然
雪山腳下,蔬菜大棚...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兩路”鑄就精神豐碑 時代催發奮進之力
——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座談會側記

青海日報
2024-12-27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兩路”鑄就精神豐碑 時代催發奮進之力
——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座談會側記

青海日報
2024-12-27 07:01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兩路”鑄就精神豐碑 時代催發奮進之力
——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座談會側記

  • 2024-12-27 07:01:05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打開歷史畫卷,總有一幕場景令人百感交集、心生感慨;

  翻開過往篇章,總有一段歲月讓人銘記于心、心生敬仰。

  蜿蜒在青藏高原上的黑色巨龍經歷70年的風雨,見證了這片大地日新月異的繁榮景象、人民安居樂業的欣欣向榮,“兩路”所包含的意義已得到了充分體現。

  當具有紀念意義的時間流轉70年的光陰再次定格在我們面前,緬懷、傳承、弘揚,或許是我們告慰先輩、奮進當下、激勵后人的最好方式,也是對“兩路”精神最深刻的領悟、最堅定的踐行。

  12月26日,傳承弘揚“兩路”精神座談會在西寧召開。

  慕生忠將軍的女兒慕曉峰及親屬,相關領導和專家,參與青藏公路建設的老職工、老專家和莫河駝場老駝工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好人、青海榜樣等基層先進典型和大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作為慕生忠將軍的女兒,慕曉峰對于父親當年的工作場景沒有太多印象,只是從父親回憶過去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那個艱苦卓絕的歲月,她在座談會上也只是用簡短的語言,講述了慕生忠將軍修建青藏公路時的那段歷史往事。

  但簡短的語言又豈能概括那段艱苦的歲月,那份“頑強拼搏、甘當路石”的奉獻精神?或許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深有感觸。

  2004年,慕曉峰全程走了一遍青藏公路。雖然沿線的條件已較父親那個年代有了很大改善,但惡劣的自然環境、侵襲而來的高原反應,讓她對父輩當年的艱辛有了切身的體會。

  作為幾乎與青藏公路同齡的人,慕曉峰對“兩路”精神有著別樣的情感。“作為慕生忠的后人,我將更好地學習和宣傳好‘兩路’精神,努力踐行‘兩路’精神,賡續好先輩們的光榮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慕曉峰說。

  聽著慕曉峰的講述,另一個深有觸動的人便是青海柴達木農墾莫河駱駝場有限公司退休干部姚興云。

  在青藏公路通車前,莫河駝場的駝隊三次進藏,完成運糧援藏等任務,為西藏穩定和民族團結作出巨大貢獻。而在青藏公路修建期間,1200名駝工跟隨慕生忠將軍參與修筑,同樣為青藏公路的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姚興云跟隨父親的腳步,在莫河駝場一干就是37年。如今,莫河駝場早已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迎來了新的職責。但不論時光如何變遷,“兩路”精神始終是莫河駝場人的信仰。

  “‘兩路’的通車是我們的先輩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在人類生命禁區的世界屋脊上創造的公路建設史上的奇跡。其所孕育出來的‘兩路’精神激勵著我們要以先輩為榜樣,當好‘兩路’精神的傳承者、弘揚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姚興云說。

  作為青藏公路建設的親歷者,今年已經84歲的老職工吳戰瑞講述的更多是對過去艱苦歲月的緬懷,對逝去戰友的追憶。

  他講述時的語氣高亢有力,話語間透露著老一輩筑路工人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壯闊豪情。跟隨他的講述,讓人仿佛回到了那個艱苦卓絕卻又激情燃燒的年代。

  吳戰瑞講述的是自己的故事,但展現的是先輩們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無畏精神。“70年前,我和天南地北的無數年輕人匯聚到青藏公路沿線,將自己的生命與這條公路緊密相連,用往后30余年的青春和汗水見證了青藏公路的發展。也正因經歷了那個年代的苦,我們也嘗到了今天生活的甜。‘兩路’精神是一種信念,一份傳承。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我們這一代筑路人就是要以這樣的實際行動,把‘兩路’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吳戰瑞說。

  偉大的精神在傳承中得以延續,發揚光大。

  新征程新使命,當代青年如何從“兩路”精神中汲取營養,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青海大學22級學生劉子奧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作為青年一代,必須從先輩手中接過薪火相傳的革命精神火炬,立志用實際行動傳承弘揚“兩路”精神。“我們要錘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氣概,砥礪‘頑強拼搏、甘當路石’的意志品質,發揚‘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劉子奧說。

  在代表們發言完畢后,全場起立,用鼓掌的方式向參與“兩路”建設的先輩們表達敬意。

  這掌聲,是對慕生忠將軍那句“不平凡的事業,是平凡的人做出來的”的深刻領悟與崇高敬意,是對為“兩路”建設披荊斬棘、付出汗水乃至寶貴生命的革命先輩們的無盡緬懷與永恒紀念,是對為“兩路”建設傾注心血、貢獻力量的所有人的無限感恩與深深敬仰。

作者 鄭思哲
編輯:謝青玉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