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2025年春節假期,全省文旅系統全力統籌安全生產與假日市場工作,豐富產品供給,強化服務保障,營造出平安喜慶、歡樂祥和的新春文化氛圍,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安全平穩有序。


春節期間,青海文旅市場規范運行,未發生旅游安全事故。全省累計接待游客226.41萬人次,旅游收入30.21億元,按可比口徑測算,分別增長4.05%和3.1%。逛廟會、賞非遺等民俗文化體驗成為熱門,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后的首個“非遺春節”,這些民俗活動備受市民和游客喜愛。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互助土族故土園、塔爾寺等熱門景區(點)人氣依舊旺盛,分別接待游客9.59萬人次、5.34萬人次、5.18萬人次。民俗游、鄉村游、冰雪游備受青睞,文化深度游、親子研學游等也深受追捧。
全省以“歡歡喜喜過大年”春節主題活動為統領,推出涵蓋公共文化服務、惠民文藝演出等七大板塊、22項千余場文旅系列活動。采用“傳統+創新”“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豐富節日文化生活。西寧市優秀社火集中巡游活動(預計演出2000余場次)將持續至2月底,第二屆青海丹噶爾雙寧雙燈展暨第39屆中國·秦淮燈會等活動,讓市民和游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海東市開展戲曲進鄉村、四季“村晚”等惠民演出,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等地舉辦“非遺賀新春 我的家鄉年”社火高蹺線上展演,黃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也對優秀群眾文藝節目進行線上展演。
圍繞“非遺賀新春”主題,全省開展97場次線上線下非遺宣傳展示展演活動,惠及群眾273萬人次。精心策劃62場年味濃厚的活動,讓群眾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魯沙爾高蹺、湟中千戶營高臺等非遺項目展演成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內容。同時,多場次非遺產品展示展銷活動開展,馓子、青稞酒等非遺美食走上年夜飯餐桌,黑陶茶具、刺繡圍巾等文創產品成為熱門“年貨”。省文化館舉辦了“賞年畫過大年”系列活動,包括美術作品線上展覽和生肖元素美術作品展;省圖書館也舉辦了“巳巳如意 閱伴青圖”系列活動,包括館長贈書、趣味猜謎等活動;省博物館則舉辦了生肖文物大聯展等活動,為市民、游客送上一場文化盛宴。各級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共開展357場次線上線下群眾文化活動,服務群眾182.27萬人次。
春節期間,全省29家冰雪旅游場所全面開放,推動冰雪旅游升溫。西寧市人民公園打造冰面主題游樂區,設有18個娛樂項目,大通康樂滑雪場累計接待游客1.85萬人次,湟中區甘河郊野公園冰雪大世界成為新晉打卡地。海北藏族自治州崗什卡雪峰景區推出15個體驗項目、吸引游客1.9萬人次,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策劃推出戲冰雪、泡溫泉等系列活動,格爾木六子湖生態文化教育基地滑冰場接待游客1.5萬人次,大柴旦雪山溫泉接待游客逾4000人。
此外,春節集體觀影成為新時尚,西寧市各大影院購票火爆。文創產品銷售持續火熱,省博物館展銷近百款產品,銷售額突破10萬元。省文化和旅游廳通過云閃付、美團等平臺發放106萬元文旅消費券,直接拉動消費422.8萬元,間接帶動消費3000萬元,激發文旅市場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