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青海16人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倪曉穎
發布時間:2025-03-19 07:00:57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3月18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傳來好消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942人入選。其中,青海有16人入選。

  據了解,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942人,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10大類別。青海入選的16人分別是,傳統音樂類:宋寶元,花兒(老爺山花兒會),來自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才合杰,藏族拉伊,來自海南藏族自治州;馬成海,回族宴席曲,來自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傳統舞蹈類:扎西才仁,鍋莊舞(玉樹卓舞),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李永俊,青海平弦,來自西寧市。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李尖參,傳統箭術(南山射箭),來自海東市樂都區;扎哇,賽馬會(玉樹賽馬會),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傳統美術類:尼瑪,藏族唐卡(藏娘唐卡),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土登偉色,藏族唐卡(班瑪馬尾釘線繡唐卡),來自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才旦加,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來自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喬應菊,湟中堆繡,來自西寧市湟中區;多杰措,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來自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傳統技藝類:衛東,傳統帳篷編制技藝(青海藏族黑牛毛帳篷制作技藝),來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民俗類:趙世榮,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來自海東市樂都區;賈蘭本,藏族服飾,來自門源回族自治縣;王才華,德都蒙古全席,來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推薦閱讀
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召開
羅東川在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調研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青海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推薦人選名單公示
2024年青海省出版系列高級職稱任職資格人員公示
青海湟中加快推進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青海大通為勞動者追討工資1019.83萬元
24H熱點
全省人大監察司法系統開展專項監督工作學習交...
青海進一步完善臨時救助政策為困難群眾“托底”
【鄉村振興在青!柯窡粽樟列腋> 實事溫暖群眾心...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讓青春在磨礪中強筋壯骨——...
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召開
吳曉軍羅東川在海東市調研座談時強調 奮力爭先 勇...
青海省老年大學新校區春季學期開學 千名學員共啟銀...
青海舉行“3·15”食品安全開放日活動公眾零距離見...
阿來長篇非虛構作品《大河源》(《黃河源傳》)研...
青海省織密困難群眾保障網 社會救助工作成果顯著
熱點圖片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神經內鏡腫瘤微創手術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鄉村振興在青!俊拔壹议T口那座橋”架起鄉村好前景——“鞏固拓展交通運輸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報道之二
【鄉村振興在青海】...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現在就像住在福窩窩里啊!”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一宣三促·萬名干部下鄉】入戶宣講聽民意 精準發力暖人心
【一宣三促·萬名干部...
【鄉村振興在青海】電力賦能,特色產業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在青!...
【黨旗領航】搭建平臺 拓寬路徑 助力區域人才隊伍協調發展——青海省“一心兩區”人才示范區建設綜述
【黨旗領航】搭建平...
青;ブh:秸盡所能 變廢為寶
青海互助縣:秸盡所...
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第一站 我省運動員李公加奪冠
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青海16人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青海日報
2025-03-19 07:0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青海16人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青海日報
2025-03-19 07:00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青海16人入選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2025-03-19 07:00:57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3月18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傳來好消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942人入選。其中,青海有16人入選。

  據了解,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942人,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民俗等10大類別。青海入選的16人分別是,傳統音樂類:宋寶元,花兒(老爺山花兒會),來自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才合杰,藏族拉伊,來自海南藏族自治州;馬成海,回族宴席曲,來自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傳統舞蹈類:扎西才仁,鍋莊舞(玉樹卓舞),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李永俊,青海平弦,來自西寧市。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類:李尖參,傳統箭術(南山射箭),來自海東市樂都區;扎哇,賽馬會(玉樹賽馬會),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傳統美術類:尼瑪,藏族唐卡(藏娘唐卡),來自玉樹藏族自治州;土登偉色,藏族唐卡(班瑪馬尾釘線繡唐卡),來自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才旦加,石雕(澤庫和日寺石刻),來自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喬應菊,湟中堆繡,來自西寧市湟中區;多杰措,藏族刺繡(貴南藏族刺繡),來自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傳統技藝類:衛東,傳統帳篷編制技藝(青海藏族黑牛毛帳篷制作技藝),來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民俗類:趙世榮,元宵節(九曲黃河燈俗),來自海東市樂都區;賈蘭本,藏族服飾,來自門源回族自治縣;王才華,德都蒙古全席,來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作者 倪曉穎
編輯:童洋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