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再度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
當前,青海經濟發展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民營企業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全省經濟的未來走向。
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產品3微米極薄鋰電箔已獲得產量化突破;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單晶硅產品的研發與生產,成功實現逆勢增長;青海尚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全自動化生產線,讓青海的青稞、藜麥深加工食品香飄全國各地……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有目共睹,尤其在互聯網、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民營企業始終走在創新前沿,青海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已經成為全省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它們不僅創造了相應的經濟價值,更推動了全省經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重商、留商、親商、暖商、護商……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民營經濟,青海一直在努力。
營商環境“建設年”“優化年”“攻堅年”“提升年”……青海梯次推出營商環境改革1.0至4.0版,營商便利度較2019年提升65%。
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策支持、推動科技創新、精準服務企業……青海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行之有效的舉措不僅提升了民營企業的競爭力,也為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然而,發展過程中民營經濟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例如,市場準入隱性壁壘依舊存在、融資難題始終困擾著民營企業、人才短缺問題制約著民營經濟發展等。但要看到,這些問題大多是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產生的,是局部的、暫時的,并非無法解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困難和挑戰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來,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保持愛拼會贏的精氣神。
那么,如何讓民營經濟“繁花”綻放——
優化營商環境是關鍵。政府需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暢通與企業和助企專員的聯系溝通渠道,積極研究解決企業發展面臨的緊迫性、風險性問題,及時將民營經濟的“急難愁盼”轉化為政策舉措。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為民營企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至關重要。從財稅支持到金融服務,從技術創新到人才培養,需要構建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體系。特別是要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它們渡過難關、發展壯大。
民營企業自身苦練內功、創新發展。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方。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任重而道遠,惟有千方百計營造沃土,政策暖風落實落細,充分發揮民營經濟自身活力與韌性,使其在青海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綻放新的光彩、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