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在海拔4200米書寫初心答卷
——記青海曲麻萊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煒
作者:
發布時間:2025-04-04 10:42:00
編輯:陳郁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崳ㄓ浾 陳郁 報道)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的草原上,時常可見一輛沾滿泥土的越野車穿行在蜿蜒的公路上。車上坐著的,正是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煒。自2024年3月赴任以來,他的足跡遍及全縣6個鄉鎮、19個行政村,在這片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區”,用腳步丈量民情,以擔當踐行使命,書寫著新時代基層組織部部長的奉獻篇章。

微信圖片_20250402152221

  高原之問:缺氧不缺初心的精神覺醒

  初到曲麻萊,何煒遭遇的不僅是高原反應的生理考驗,更是對意志的挑戰。這里年平均氣溫-3.3℃,冬季長達7個月,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60%,走路稍快就會胸悶氣短。但他很快意識到,比自然環境更嚴峻的,是基層治理的復雜課題:部分村黨組織凝聚力薄弱,牧民群眾辦事需要翻山越嶺跑縣城,年輕干部來了留不住……如何在“世界屋脊”上筑牢基層黨建堡壘?他選擇用“沉浸式”調研尋找答案。

  在秋智鄉布甫村,何煒走進牧戶帳篷,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嚴寒的冬季,他裹著厚棉衣聽牧民講述出行難、用電難的困境;海拔4500米的草場,他隨同村支書入戶走訪,詳實記錄牧民群眾的具體民生訴求。“這里的干部走路帶風,嗓門亮堂,因為他們知道每一步都連著群眾的期盼。”他在工作日志中寫道。通過3個月的調研,他總結出“高海拔地區基層黨建要突出‘三個力’——組織凝聚力、干部戰斗力、服務穿透力”的工作理念,為全縣黨建工作錨定方向。

  治理之變:四級鏈條織就基層新生態

  布甫村的清晨,黨支部書記尼瑪才仁打開“黨員聯戶臺賬”,逐一核對網格長反饋的牧民群眾需求。這張由何煒牽頭構建的“鄉黨委—村黨支部—先鋒黨員—網格長”四級組織鏈條,正讓基層治理煥發新生機。在他的推動下,鄉黨委明確黨支部書記“五帶頭”職責,建立“1+10+N”黨員聯戶制度——10名先鋒黨員崗聯系全村304戶牧民,實現“群眾有呼、黨員必應”。

  2024年冬季,牧民美加因患靜脈曲張等疾病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網格長通過黨員聯戶群發出求助。村黨支部協調家庭醫生為其及時開展治療,并協助申報落實臨時救助政策。“以前有事找不到人,現在黨員中心戶的牌子掛在門口,心里踏實多了。”美加的感慨,折射出治理體系創新的實效。數據顯示,布甫村2024年集體經濟收入達78萬元,戶均分紅2565元,矛盾糾紛化解率100%,曾經的“后進村”蛻變為“示范村”。何煒說:“基層治理不是空中樓閣,要讓每個黨員都成為群眾身邊的‘燈塔’。”

微信圖片_20250402152235

  人才之思:雪山融水孕育的青春力量

  在曲麻萊縣選調生座談會上,何煒指著窗外的雪山說:“我們培養干部,就要像雪山融水一樣,既要滋潤當下,更要孕育未來。”針對干部隊伍老化、人才短缺問題,他推出“源頭培養計劃”:安排選調生到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一線掛職,實施“導師幫帶制”,由縣級干部與年輕干部結成“對子”,手把手傳授基層工作經驗。

  自派駐麻多鄉巴顏村以來,選調生小劉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戶干工作,定期走訪慰問孤寡老人、殘疾人家庭,為村里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做宣傳。“在高原工作,不僅需要知識儲備,更需要‘泥土氣’和‘煙火味’。”何煒的話,讓小劉逐漸領悟到基層工作的真諦。實施年輕干部“一線歷練行動”,持續選派55名駐村干部、選調生等年輕干部下沉基層,協調解決實際問題。這些年輕干部像格;ㄒ粯釉咴,用青春詮釋著“缺氧不缺干勁”的擔當。

  民生之諾:云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牧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就是我們工作的‘指南針’。”何煒在布甫村黨群服務中心墻上,親手貼上“一站式服務流程圖”。針對牧民反映的“上班沒空辦、下班無處辦”難題,他牽頭整合民政、社保等5大類21項服務,在全縣率先推行“村級事務代辦制”。牧民扎西老人拿著剛辦好的醫保手續感慨:“以前跑縣城要兩天,現在村里半小時就辦完,共產黨的干部真把心掏給我們了。”

  為了讓“一站式”服務落地生根,何煒定期蹲點指導,帶著村干部模擬辦事流程,逐個破解業務對接、材料流轉等難題。如今,在這個海拔4200米的草原上,每天都有牧民騎著摩托車趕來,在紅色的黨群服務中心前,訴說著生活的新變化。

  從黃河源頭到雪域牧場,何煒用行動詮釋著“缺氧不缺信仰、艱苦不怕吃苦”的高原精神。當清晨的陽光灑在布甫村的五星紅旗上,牧民們知道,那位總帶著微笑的組織部部長,又將踏上新的走訪之路。這片離天最近的土地上,他種下的不僅是黨建的種子,更是希望的火種——在地理海拔與精神海拔的雙重高度上,勾勒出新時代基層干部的價值坐標。

推薦閱讀
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全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關于擬選樹青海省“最美生態管護員”名單的公示
“大美青!笨蛻舳松暾堔k理記者證人員名單公示
【鄉村振興在青!亢萌兆,比酥油茶還香
海北:今年已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30人
24H熱點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在海拔4200米書寫初心答...
以賽促教 推進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青海...
青海聯合十省市消保組織聯合發布“懸崖秋千”消費警示
青海省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 惠及近十萬名殘...
“丁香之城 春滿西寧”2025西寧農體文旅商產品推介...
注意!清明假期高速公路對部分車型管制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青海消防發布清明節消防安全提示
西寧市少先隊“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有序開展
青海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惠及全省9.55萬人
熱點圖片
【鄉村振興在青海】好日子,比酥油茶還香
【鄉村振興在青!...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賽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
【潔凈青海·綠色算力】智創空間 童夢飛揚
【潔凈青!ぞG色算力...
全省各地廣泛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
全省各地廣泛開展清...
那一刻 一股強大力量瞬間聚合
那一刻 一股強大力量...
互助縣青繡(盤繡)亮相廈門非遺文化周活動
互助縣青繡(盤繡)...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99%入住率背后的溫暖密碼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關注】加強備案審查 護航良法善治——省人大常委會多措并舉推進備案審查工作提質增效
【關注】加強備案審...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在海拔4200米書寫初心答卷
——記青海曲麻萊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煒

青海新聞網
2025-04-04 10: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在海拔4200米書寫初心答卷
——記青海曲麻萊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煒

青海新聞網
2025-04-04 10:42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報效祖國 建功西部】在海拔4200米書寫初心答卷
——記青海曲麻萊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煒

  • 2025-04-04 10:42:00
  • 來源: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郁 報道)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的草原上,時?梢娨惠v沾滿泥土的越野車穿行在蜿蜒的公路上。車上坐著的,正是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煒。自2024年3月赴任以來,他的足跡遍及全縣6個鄉鎮、19個行政村,在這片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區”,用腳步丈量民情,以擔當踐行使命,書寫著新時代基層組織部部長的奉獻篇章。

微信圖片_20250402152221

  高原之問:缺氧不缺初心的精神覺醒

  初到曲麻萊,何煒遭遇的不僅是高原反應的生理考驗,更是對意志的挑戰。這里年平均氣溫-3.3℃,冬季長達7個月,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60%,走路稍快就會胸悶氣短。但他很快意識到,比自然環境更嚴峻的,是基層治理的復雜課題:部分村黨組織凝聚力薄弱,牧民群眾辦事需要翻山越嶺跑縣城,年輕干部來了留不住……如何在“世界屋脊”上筑牢基層黨建堡壘?他選擇用“沉浸式”調研尋找答案。

  在秋智鄉布甫村,何煒走進牧戶帳篷,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嚴寒的冬季,他裹著厚棉衣聽牧民講述出行難、用電難的困境;海拔4500米的草場,他隨同村支書入戶走訪,詳實記錄牧民群眾的具體民生訴求。“這里的干部走路帶風,嗓門亮堂,因為他們知道每一步都連著群眾的期盼。”他在工作日志中寫道。通過3個月的調研,他總結出“高海拔地區基層黨建要突出‘三個力’——組織凝聚力、干部戰斗力、服務穿透力”的工作理念,為全縣黨建工作錨定方向。

  治理之變:四級鏈條織就基層新生態

  布甫村的清晨,黨支部書記尼瑪才仁打開“黨員聯戶臺賬”,逐一核對網格長反饋的牧民群眾需求。這張由何煒牽頭構建的“鄉黨委—村黨支部—先鋒黨員—網格長”四級組織鏈條,正讓基層治理煥發新生機。在他的推動下,鄉黨委明確黨支部書記“五帶頭”職責,建立“1+10+N”黨員聯戶制度——10名先鋒黨員崗聯系全村304戶牧民,實現“群眾有呼、黨員必應”。

  2024年冬季,牧民美加因患靜脈曲張等疾病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網格長通過黨員聯戶群發出求助。村黨支部協調家庭醫生為其及時開展治療,并協助申報落實臨時救助政策。“以前有事找不到人,現在黨員中心戶的牌子掛在門口,心里踏實多了。”美加的感慨,折射出治理體系創新的實效。數據顯示,布甫村2024年集體經濟收入達78萬元,戶均分紅2565元,矛盾糾紛化解率100%,曾經的“后進村”蛻變為“示范村”。何煒說:“基層治理不是空中樓閣,要讓每個黨員都成為群眾身邊的‘燈塔’。”

微信圖片_20250402152235

  人才之思:雪山融水孕育的青春力量

  在曲麻萊縣選調生座談會上,何煒指著窗外的雪山說:“我們培養干部,就要像雪山融水一樣,既要滋潤當下,更要孕育未來。”針對干部隊伍老化、人才短缺問題,他推出“源頭培養計劃”:安排選調生到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等一線掛職,實施“導師幫帶制”,由縣級干部與年輕干部結成“對子”,手把手傳授基層工作經驗。

  自派駐麻多鄉巴顏村以來,選調生小劉和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戶干工作,定期走訪慰問孤寡老人、殘疾人家庭,為村里的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做宣傳。“在高原工作,不僅需要知識儲備,更需要‘泥土氣’和‘煙火味’。”何煒的話,讓小劉逐漸領悟到基層工作的真諦。實施年輕干部“一線歷練行動”,持續選派55名駐村干部、選調生等年輕干部下沉基層,協調解決實際問題。這些年輕干部像格;ㄒ粯釉咴,用青春詮釋著“缺氧不缺干勁”的擔當。

  民生之諾:云端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牧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就是我們工作的‘指南針’。”何煒在布甫村黨群服務中心墻上,親手貼上“一站式服務流程圖”。針對牧民反映的“上班沒空辦、下班無處辦”難題,他牽頭整合民政、社保等5大類21項服務,在全縣率先推行“村級事務代辦制”。牧民扎西老人拿著剛辦好的醫保手續感慨:“以前跑縣城要兩天,現在村里半小時就辦完,共產黨的干部真把心掏給我們了。”

  為了讓“一站式”服務落地生根,何煒定期蹲點指導,帶著村干部模擬辦事流程,逐個破解業務對接、材料流轉等難題。如今,在這個海拔4200米的草原上,每天都有牧民騎著摩托車趕來,在紅色的黨群服務中心前,訴說著生活的新變化。

  從黃河源頭到雪域牧場,何煒用行動詮釋著“缺氧不缺信仰、艱苦不怕吃苦”的高原精神。當清晨的陽光灑在布甫村的五星紅旗上,牧民們知道,那位總帶著微笑的組織部部長,又將踏上新的走訪之路。這片離天最近的土地上,他種下的不僅是黨建的種子,更是希望的火種——在地理海拔與精神海拔的雙重高度上,勾勒出新時代基層干部的價值坐標。

編輯:陳郁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