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新時評
【理論前沿】把握五個“必須統籌” 奮力做好經濟工作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徐立江 甘德婷
發布時間:2025-04-07 07:24:25
編輯:李娜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青海迎來多重機遇,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做好今年工作,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總供給和總需求、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五個“必須統籌”是我們黨從我國經濟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性認識,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分析和解決當前經濟領域突出矛盾的具體體現,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既是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的原則,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方法論。

  一、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經濟秩序

  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是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的關鍵所在,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一環。有效市場,就是要求更好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有為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更加積極主動,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推動可持續發展。只有讓“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協同發力,才能既發揮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積極效應,又發揮出有為政府的服務功能,形成高水平的經濟秩序,穩步推進經濟持續向好。青海生態保護責任重大,經濟發展任務很重。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各級政府既要劃清紅線、明確底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扛起生態保護重任,又要充分調動各類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更有動力,使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更有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經濟秩序。

  二、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重要的動力保障

  供給和需求是經濟活動中的兩個基本方面。馬克思認為,在社會生產和再生產中,“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供給和需求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在經濟發展中缺一不可?偣┙o和總需求的動態平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前提條件,是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目標。做好總供給工作,要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瞄準人民群眾的需要,優化產品供給,提高質量、降低成本、補齊短板;做好總需求工作,要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抓住消費、投資兩個關鍵,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總供給和總需求,如鳥之兩翼,只有將二者統籌好,才能使經濟“大鵬”展翅高飛、扶搖直上。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青海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要瞄準民生熱點,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用好政府投資,調動民間投資,抓好招商引資,使供給能夠更好匹配人民需求。同時,還要直面問題,用好政策工具,提振消費信心,培育消費熱點,激發消費活力,以消費帶動經濟持續向好,為暢通經濟循環提供重要的動力保障。

  三、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為激發經濟活力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立足地方資源和人才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培育壯大數智結合、綠色低碳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同時,傳統產業也要運用數字技術、前沿科技,改造升級,使其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不斷提升發展的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只有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協同發力,舊動能得到持續更新,新動能更加充沛,經濟活力才會被充分激發。青海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既有優勢傳統產業,又有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良好基礎。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既要立足優勢產業,促進綠色算電協同發展,實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推動產業“四地”互促共融,也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引育并舉,夯實人才基礎,全力構建具有青海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激發經濟活力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四、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為資源的高效配置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增量和存量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對資源的高效率配置和經濟的健康運行有重要影響。所謂“增量”,主要指當前經濟活動中國民收入的提高和投資消費出口的增加;所謂“存量”,主要指過去經濟活動形成的社會財富積累、資產負債擴大。做優增量,就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方法,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等,以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為增長動力,避免增量的低水平積累;盤活存量,就要讓沉睡的資產“活”起來,使勞動、資本、土地、資源等要素充分流動,吸引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帶動引領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積極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增量做優、存量盤活,優質資產不斷增加,存量資產不再閑置,資源得到高效配置,經濟健康運行就有了保障。近年來,青海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積極服務全國大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存量資產。新時代以來,青海搶抓機遇,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做優增量奠定了良好基礎。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拓寬視野、打開思路,既要立足國家所需、青海所能,推進戰略性產業基地、物資儲備基地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以新質生產力帶動做優增量,也要統籌加強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用足用好國家支持政策,科學分類、精準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通過盤活存量帶動增量,使存量與增量保持良性循環和動態平衡,全面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為經濟健康運行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五、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提供雄厚的物質根基

  經濟發展是質量和總量的有機統一。不能離開總量談質量,沒有一定的總量,質量就沒有基礎;也不能離開質量談總量,沒有質量的總量,是不可持續的。提升質量,就要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等方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做大總量,就要充分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保持經濟發展速度的穩定和經濟總量的持續擴大。經濟發展既要有質量的提升,又要有總量的擴大,才能夯實國計民生的物質基礎。雖然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但總體來看,青海經濟仍在高質量軌道上穩步前進。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既要圍繞產業“四地”、綠色算力、高原康養等特色優勢產業,推進“人工智能+”“數據要素×”行動,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以標準提升、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也要始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不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參與市場競爭,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持續做大總量,使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擁有更為雄厚的物質根基。

  統籌的目的是兼顧,就是要善于從全局看問題,平衡好經濟社會發展中各方面的關系,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五個“必須統籌”既為當下應對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向好指明“著力點”,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金鑰匙”。實踐表明,將五個“必須統籌”系統理解、綜合運用,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就能變被動為主動,于變局中開新局。我們要堅持將五個“必須統籌”貫穿于青海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作者單位均為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推薦閱讀
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全省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會議召開 吳曉軍講話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關于擬選樹青海省“最美生態管護員”名單的公示
“大美青!笨蛻舳松暾堔k理記者證人員名單公示
【和諧青海行】山坳深處的溫暖力量
西寧: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圈
24H熱點
【理論前沿】把握五個“必須統籌” 奮力做好經...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體推進“學查...
【西海論壇】緬懷先烈 傳承精神
【西海論壇】在慎終追遠中傳承文明之光
【時評】以高質量備案審查為法制統一“蓄力賦能”
【也說】數據“拉”動拉面產業的智慧轉型
緊盯森林防火 筑牢安全屏障
【西海論壇】以奮進之姿繪就發展新篇
【江源觀察】入腦入心學 結合實際悟
同心同力構筑民族團結進步和諧盛景——論學習貫徹...
熱點圖片
二季度全省重大項目建設打響“發令槍”
二季度全省重大項目...
高原濕地變身“鳥兒天堂”
高原濕地變身“鳥兒...
“一個界面” 為社區工作“瘦身”——西寧市打造社區事務管理服務平臺為基層減負
“一個界面” 為社區...
【鄉村振興在青海】每一站都是溫暖?俊办柟掏卣菇煌ㄟ\輸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系列報道之十
【鄉村振興在青海】...
【感黨恩 聽黨話 跟黨走·和諧青海行】山坳深處的溫暖力量
【感黨恩 聽黨話 跟...
青;ブ骸胺e蓄”文藝新動能
青;ブ骸胺e蓄”...
【鄉村振興在青!亢萌兆,比酥油茶還香
【鄉村振興在青!...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賽
第40屆西寧市青少年...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理論前沿】把握五個“必須統籌” 奮力做好經濟工作

青海日報
2025-04-07 07:2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理論前沿】把握五個“必須統籌” 奮力做好經濟工作

青海日報
2025-04-07 07:24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理論前沿】把握五個“必須統籌” 奮力做好經濟工作

  • 2025-04-07 07:24:25
  • 來源:青海日報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青海迎來多重機遇,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202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做好今年工作,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總供給和總需求、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五個“必須統籌”是我們黨從我國經濟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性認識,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分析和解決當前經濟領域突出矛盾的具體體現,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既是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的原則,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方法論。

  一、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經濟秩序

  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是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的關鍵所在,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一環。有效市場,就是要求更好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有為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更加積極主動,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推動可持續發展。只有讓“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協同發力,才能既發揮出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積極效應,又發揮出有為政府的服務功能,形成高水平的經濟秩序,穩步推進經濟持續向好。青海生態保護責任重大,經濟發展任務很重。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各級政府既要劃清紅線、明確底線,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扛起生態保護重任,又要充分調動各類企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更有動力,使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更有活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經濟秩序。

  二、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重要的動力保障

  供給和需求是經濟活動中的兩個基本方面。馬克思認為,在社會生產和再生產中,“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供給和需求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在經濟發展中缺一不可?偣┙o和總需求的動態平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前提條件,是宏觀經濟調控的基本目標。做好總供給工作,要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瞄準人民群眾的需要,優化產品供給,提高質量、降低成本、補齊短板;做好總需求工作,要著力擴大有效需求,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抓住消費、投資兩個關鍵,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總供給和總需求,如鳥之兩翼,只有將二者統籌好,才能使經濟“大鵬”展翅高飛、扶搖直上。做好今年經濟工作,青海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要瞄準民生熱點,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用好政府投資,調動民間投資,抓好招商引資,使供給能夠更好匹配人民需求。同時,還要直面問題,用好政策工具,提振消費信心,培育消費熱點,激發消費活力,以消費帶動經濟持續向好,為暢通經濟循環提供重要的動力保障。

  三、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為激發經濟活力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立足地方資源和人才優勢,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培育壯大數智結合、綠色低碳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同時,傳統產業也要運用數字技術、前沿科技,改造升級,使其煥發新的生機活力,不斷提升發展的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只有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協同發力,舊動能得到持續更新,新動能更加充沛,經濟活力才會被充分激發。青海地域廣闊、資源豐富,既有優勢傳統產業,又有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良好基礎。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既要立足優勢產業,促進綠色算電協同發展,實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推動產業“四地”互促共融,也要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引育并舉,夯實人才基礎,全力構建具有青海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激發經濟活力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四、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為資源的高效配置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增量和存量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對資源的高效率配置和經濟的健康運行有重要影響。所謂“增量”,主要指當前經濟活動中國民收入的提高和投資消費出口的增加;所謂“存量”,主要指過去經濟活動形成的社會財富積累、資產負債擴大。做優增量,就要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方法,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等,以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和更新躍升為增長動力,避免增量的低水平積累;盤活存量,就要讓沉睡的資產“活”起來,使勞動、資本、土地、資源等要素充分流動,吸引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帶動引領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積極化解地方政府債務。增量做優、存量盤活,優質資產不斷增加,存量資產不再閑置,資源得到高效配置,經濟健康運行就有了保障。近年來,青海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積極服務全國大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形成了較為豐富的存量資產。新時代以來,青海搶抓機遇,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做優增量奠定了良好基礎。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系,拓寬視野、打開思路,既要立足國家所需、青海所能,推進戰略性產業基地、物資儲備基地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以新質生產力帶動做優增量,也要統籌加強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用足用好國家支持政策,科學分類、精準置換存量隱性債務,通過盤活存量帶動增量,使存量與增量保持良性循環和動態平衡,全面提高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為經濟健康運行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

  五、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為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提供雄厚的物質根基

  經濟發展是質量和總量的有機統一。不能離開總量談質量,沒有一定的總量,質量就沒有基礎;也不能離開質量談總量,沒有質量的總量,是不可持續的。提升質量,就要通過加強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等方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做大總量,就要充分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高質量發展的成效,保持經濟發展速度的穩定和經濟總量的持續擴大。經濟發展既要有質量的提升,又要有總量的擴大,才能夯實國計民生的物質基礎。雖然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性有所增加,但總體來看,青海經濟仍在高質量軌道上穩步前進。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系,既要圍繞產業“四地”、綠色算力、高原康養等特色優勢產業,推進“人工智能+”“數據要素×”行動,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以標準提升、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也要始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不斷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參與市場競爭,保持經濟穩定增長,持續做大總量,使現代化新青海建設擁有更為雄厚的物質根基。

  統籌的目的是兼顧,就是要善于從全局看問題,平衡好經濟社會發展中各方面的關系,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五個“必須統籌”既為當下應對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向好指明“著力點”,也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金鑰匙”。實踐表明,將五個“必須統籌”系統理解、綜合運用,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就能變被動為主動,于變局中開新局。我們要堅持將五個“必須統籌”貫穿于青海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海實踐。(作者單位均為青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作者 徐立江 甘德婷
編輯:李娜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