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萬物勃發。
青海工業經濟在今年一季度取得的6.4%增長,為我們提振了信心、鼓舞了斗志。取得亮眼的數據背后,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得益于青海省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的持續釋放,更源于前瞻性的政策引導和經營主體活力的有效激發。
從39位省級領導逐一對接聯系39戶重點企業到三級干部包聯企業服務機制,從深入324家企業開展入企服務360余次到111個項目的精準招商,從制造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到綠色算力新賽道的布局,青海正在走出一條具有高原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重要數據呈增長態勢,蘊含著承前啟后的深意。據青海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青海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從門類看,制造業扭轉去年持續下降態勢,增加值同比增長8.2%,采礦業增長12.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0%。傳統行業貢獻突出,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等五個行業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貢獻達105.2%。消費品制造業生產向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消費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去年同期下降4.5%)。
盡管一季度青海工業經濟取得了“開門紅”,但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青海工業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和不確定因素。如何鞏固一季度工業經濟向好態勢,持續釋放發展動能,推動全年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要從中思考和探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可能。
首先,青海工業經濟要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憂患意識,在已有成績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政策供給,強化創新驅動,深化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采取更加精準有效的措施,從投資、產業、財稅、金融等政策入手,在土地、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支持青海工業發展,推動工業經濟行穩致遠。
其次,讓龍頭企業的“榕樹效應”最大化,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片”的良性循環,延鏈補鏈做強產業。青海聚焦本地優勢產業,助推鹽湖化工,清潔能源,生態農牧業等特色資源加工類企業發展,通過以商招商的模式,政策精準扶持,吸引上下游產業企業來青海發展,逐步構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最后,全省上下需深化“入企服務”機制,推動惠企政策落地見效;加強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跟蹤,確保簽約項目盡快投產達效;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優化營商環境,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這一系列舉措,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為全年經濟穩定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青海一季度6.4%的工業增速,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青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我們相信,進入新發展階段,青海工業正以自身的實踐,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升級的新路徑,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注入更強動能。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