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5月12日,記者從海東市樂都區獲悉,總投資3.72億元的海東市首個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源源不斷將城市垃圾轉化為綠色電能,截至目前已累計處理垃圾101527.54噸,發電量達2840.51萬千瓦時。
每天清晨,來自樂都區、平安區以及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部分鄉鎮的生活垃圾運送車陸續將生活垃圾運至樂都區雨潤鎮漢莊村的海東海創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垃圾廠,經過地磅稱重后進入垃圾卸料平臺卸入垃圾池,車間內工作人員熟練操作機械臂,將池內的垃圾抓到焚燒爐給料斗,均勻送入焚燒爐內燃燒,余熱鍋爐以水為工質吸收高溫煙氣中的熱量,產生的水蒸氣推動汽輪機旋轉產生機械能,從而帶動發電機旋轉產生電能。
據介紹,該項目于2023年5月開建,2024年8月并網發電,采用國際領先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噴射+高效布袋除塵”煙氣凈化工藝,其中,二噁英排放濃度嚴格控制在0.1ng TEQ/Nm3以下,確保排放指標優于歐盟標準,配套建設的滲瀝液處理站和生活污水處理站,將達標處理后的水作為廠區綠化、道路沖洗等用水,實現污水零排放。
作為海東市首個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其投產改變了海東市“填埋為主”的垃圾處理模式,通過“吃”進垃圾、“吐”出電能,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閉環經濟模式,有效緩解了垃圾填埋場庫容壓力,補充了地區清潔能源供應,推動了循環經濟發展。同時,作為海東市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實踐,該項目正以單日處理生活垃圾量穩定達450噸,日發電量突破16萬千瓦時的高能價值,在青海東部城市構建起環保與效益雙贏生態鏈。
。▉碓矗呵嗪H請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