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分享到:

【西寧】王海濤:甘做疫情防控一線生命“擺渡人”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4-16 09:31    編輯:趙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王海濤,男,1964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回族,現任青海省紅十字會備災救災和應急救護中心主任、一級調研員。

  2020年2月7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向青海省紅十字會下達了派遣救援隊的命令,要求組派5名醫生、5名救護車駕駛員,赴武漢執行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轉運任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具有多年應急救援工作經驗的專家——青海省紅十字會備災救災和應急救護中心主任王海濤主動請纓,擔任救護轉運隊隊長一職,義無反顧地踏上武漢疫情防控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斗爭,出色完成危重癥患者轉運任務,以實際行動忠實履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交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滿意答卷。

  快速集結,體現專業素養。作為一名職業救援專家,他曾參與國內外地震、洪災等多起災害救援,足跡踏遍汶川、玉樹、雅安、魯甸等災區,并承擔菲律賓、斯里蘭卡以及古巴地震、洪災、颶風等災害的國際救援任務。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戰,積極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自己的力量。憑著多年的應急救援的工作積累的實戰經驗和組織協調能力,接到派遣命令后,在會黨組的大力支持下,立即展開救援隊的組建工作,3小時完成救援隊的集結,6小時啟程出發,表現出極大的職業素養和專業精神。

  建立組織,體現責任擔當。救護轉運隊2月8日到達武漢,作為受黨教育20多年的老黨員,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他第一時間組織隊里的五名黨員召開了黨員大會,研究成立救護轉運隊臨時黨支部,向省紅十字會機關黨委提交了成立臨時黨支部的申請,并率先繳納2000元特殊黨費,救護轉運隊臨時黨支部共計繳納特殊黨費6000元。臨時黨支部的成立極大凝聚了大家抗擊疫情的合力,兩名救援隊員在疫情防控一線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考察考驗、政治審查被批準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

  生命擺渡,體現為民情懷。與他以往參與的自然災害救援不同,救護轉運隊承擔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的轉運任務,他“跨界”當起了救護車駕駛員。每趟轉運都是一場生死接力,救護車顛簸過大容易導致病人呼吸受阻,他們與危重癥患者零距離接觸,防護稍有紕漏,就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在救護車內的方寸空間,他毅然承擔起生命擺渡人神圣職責,以細心、耐心、盡心呵護著每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抵達江城后的第三天,他接受了第一個轉運病人的命令,當晚10點多,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位病患病情惡化,急需轉運至重癥監護室搶救,兩個病區步行距離不超過500米,由于患者血氧飽和嚴重不足,稍有顛簸會造成病情進一步惡化,看到患者痛苦地蜷縮在推車上,他如履薄冰、謹小慎微,盡可能減慢車速減輕顛簸,并不時通過后視鏡觀察后艙的情況,仔細觀察車速對患者的影響,500米的路途,開了足足5分鐘,以大愛之心盡顯人道情懷,以無畏之舉展現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作為轉運隊的領導,他科學統籌調度、有序安排各項轉運工作任務,保證救護轉運隊24小時全天候待命,展現出極大的轉運效率,40天時間里,平均每天轉運患者119人次,最多一天轉運159人次,共轉運新冠肺炎重癥及危重癥患者2417人,轉運重癥患者人數占到全國紅十字系統轉運總數的85%,充分發揮了救護轉運生力軍作用,圓滿完成了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省委省政府交給我們這一光榮而神圣的使命,展現高原紅十字鐵軍的良好精神風貌。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