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分享到:

【西寧】吳順利:扶貧幫在點子上 精準扶到關鍵處

來源:青海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21-04-16 09:31    編輯:趙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吳順利是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綜合三處四級調研員, 2018年到沙讓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兩年多來,他始終秉承“村民們想的,就是我要做的”理念,心系群眾,掌實情、辦實事,在全村脫貧攻堅中做到了“幫在點子上,扶到關鍵處”。說起他為村里辦的實事,村民們一個個自豪地說:“吳書記來了后,我們村實話變了樣。”

  駐村工作不久,村民們反映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吃水安全問題。他得知后,決定從第一個問題開始,逐項為百姓辦實事。他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將沙讓村的飲水問題列入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項目中。2019年8月8日,這是令沙讓村民難忘的日子,村民們手捧著甘甜的清水,臉上漏出了幸福的笑容,全體村民吃上了“放心水”。村民們激動喜悅的心情無以言表,貧困戶馬宗福說:“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各級領導和駐村工作隊,讓我們多年來期盼已久的吃水安全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也造福了子孫后代”。

  村子要發展,群眾增收是關鍵,賦予村民自身發展能力的產業扶貧,才是謀長遠、管長效的關鍵。沙讓村位于化隆縣腦山地區,距離縣城約30公里,全村有70戶337人,其中29戶102人長期在外務工。人均耕地面積0.5畝,主要依靠零散的牛羊養殖和外出務工增加收入。往年玉米種植畝產量也只有300-400公斤,按照玉米市場回收價,畝產收入才1800元左右;谝陨犀F狀,他和駐村工作隊經過廣泛調研后,認為村子要長遠發展,還得靠產業,群眾增收是關鍵,賦予村民自身發展能力的產業扶貧,才是謀長遠、管長效的關鍵。他積極對接定點幫扶單位爭取的第二批切塊50萬元扶貧資金,成立了化隆縣沙讓村養殖合作社,建牛棚,購奶牛,發展養殖業。組織聯結廣大養殖戶,把各自為政的個體組織集中起來,擴大村民養殖規模,形成產業鏈,提高增收效益;結合沙讓村地理位置氣候和海拔條件,利用滴灌通村優勢,親自去臨夏、循化實地考察后,選擇了花椒種植。“化緣”2萬元試種了20畝花椒,發展種植產業。該經濟作物畝產收成在90-100斤,銷售收入可達10000元左右。通過產業扶貧,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增加了村民增收渠道。

  吳順利說:“只有真心誠意地對待村民,村民才會和你真心交談,才能知道村民的所思所盼,才能干出摸得著、看得見的實事”。在駐村工作中,他也是這么做的。在全省開展“一講兩辦三推”活動中,春播臨近,他走訪入戶時了解到村民們急需小麥種子下田,他將這一實情及時匯報辦公廳秘書六處,在六處的大力協調下,20噸優質小麥種子送到了化隆縣石大倉鄉的田間地頭。全鄉17個村的村民代表人頭攢動,一輛輛農用車輛簇擁而至,正在熱火朝天的搬運著送來的小麥種子,村民們臉上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在一次全體黨員大會上,大家提出需要一臺四輪農用拖拉機,翻耕撂荒的田地。這次爭取到了9家愛心企業和1名愛心人士的大力幫助,特別是青海唯一在世的97歲老紅軍鮑彥章同志的愛心捐贈。他們為沙讓村購置了價值73730元的農用四輪拖拉機及液壓翻轉犁、旋耕機配套農具,解決了村民們的燃眉之急,切實做到了村民們之所想之所需。村支部書記冶木海買說:“我們爭取把撂荒的土地開墾出來,種草種玉米,為村里養的牛羊積攢飼草,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得知今年受疫情影響,村民購買雞苗成了難題后,吳順利找到廳直屬機關黨委,發動干部職工捐款3.45萬元,給沙讓村購買了2300只雞苗,讓村民們又多了一條致富路!

  愛是心與心的交流,愛是彼此之間的守望。“不僅要通過項目來解決群眾的生活,更要讓群眾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吳書記更期望整個社會關愛貧困群體。他積極協調青海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20家愛心企業,不畏嚴寒,驅車來到150多公里外的化隆縣石大倉鄉,帶著他們濃濃的愛心與厚情,將帶來的60袋面粉、60桶菜籽油、84件學生棉衣、24雙鞋子、1140雙襪子、現金8.1萬元向全鄉的81戶貧困戶和49名老干部、老黨員、362名學生進行了發放。“我們中國好人真多!”幾名孩子感動地嘀咕著,可他們那里知道為了捐贈他們,吳書記跑前跑后半個月、走了幾十家單位和企業……一一介紹情況,真情打動對方換來的。

  捐贈現場,當一位愛心企業負責人看到沙讓村教學點的24名孩子接受捐贈時,嬌嫩的雙手和臉蛋被凍得彤紅彤紅,他愿意承擔解決綜合服務中心和教學點的全部取暖設備。時隔一月,該企業向沙讓村捐贈了36臺價值5.4萬元的取暖設備,徹底解決了該座辦公樓及教學點學生冬季取暖問題,給校舍增添了溫度,讓學生感受到了溫暖。“六一”兒童節,他和廳直屬機關黨委協商后,組織45名女干部開展“愛心手拉手,扶貧先扶智,圓夢微心愿”活動,給石大倉鄉45個貧困家庭孩子當了一回“愛心媽媽”,送去了衣服、書、玩具等各種節日禮物和節日賀卡,滿足了孩子的“微心愿”。結合“補針點睛”行動,他積極與省政府辦公廳行政處聯系,為聯點幫扶村送來了10臺電腦設備,旨在改善沙讓村“兩委”辦公條件,溫暖留守兒童放學、周末、暑寒假期間在村電子閱覽室閱讀在線書籍、觀看視頻講座,拓展教育空間,開闊視野。同時也為黨員開展學習教育、農民夜校學習活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全面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促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同時,他積極協調省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中國電信青海分公司在沙讓村開展“連心聯網,助力脫貧,共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為捐贈的電腦安裝了網絡,滿足了村民和孩子上網學習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第一時間奔赴疫情一線,每天重復往返鄉村、縣城30余公里的路程,對本村返鄉人員開展入戶排查登記、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展開家庭和公共場所消毒、及時設點排查人員車輛等工作。他還協調愛心企業向石大倉鄉17個村捐贈了價值11250元的乙醇消毒液1500斤,將這份愛心傳遞到了村子的角角落落,讓村民感受到了全社會的溫暖,堅定了抗疫的決心和信心。

  物質脫貧不算脫貧,精神脫貧才是真正的脫貧。沙讓村民老老少少喜歡打籃球,在以往的歷史中,曾在全縣舉辦的籃球比賽中獲得過冠軍。村民們向往能在自己村里舉辦一次籃球比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為了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追求。吳順利盡自己所能,積極協調,籌措資金5.3萬元,舉辦了首屆“沙讓村鄉村振興杯”籃球賽,全鄉12支代表隊共124名運動員參加;@球賽當天,彩旗飄飄,掛滿了整個村道和比賽現場。各族群眾都來觀看比賽,縣外有名的“網紅”也通過快手直播,提高了村里的知名度,也讓外界了解了聯點幫扶以來沙讓村容村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婦女們為前來參賽的隊員和群眾做飯,兩口大鍋,免費管飯三天。“最讓我感動的是,升國旗時,村民們自覺的站立起敬,整個場面很感人。”吳順利說。

  結合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使沙讓村莊靚起來、美起來,吳順利協調省政府辦公廳秘書四處與省林草局運來了3公分粗100棵旱柳和1.8米高200株丁香樹苗,在村民庭前院后和村道兩旁進行植樹造綠。種植場面熱火朝天,村“兩委”班子成員放線量距,在村村民輪鋤揮鍬,正在修建河道治理施工的挖掘機師傅幫助村民利用機械挖坑配土,村民們還在樹木周圍間隙播撒了格;ǚN。現如今,種植的旱柳已發芽吐綠,丁香樹苗已開花飄香,格;ㄩ_斗艷,村子環境美麗起來了,村民居住的環境舒適起來了。

  石大倉鄉政府鄉長羅桑卓瑪說:“吳書記一點一點地做事,一件一件地干事,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用身心踐行者自己的工作理念和責任擔當,真正履行了第一書記的職責,做到了‘幫在點子上,扶到關鍵處’,得到了沙讓全體村民的認可!”

  駐村兩年以來,吳順利和駐村工作隊為村里協調項目資金670余萬元,愛心企業人士捐款36.25萬元,捐物折價41.57萬元,共計747.82萬元。昔日貧困的小山村,如今已變成了整潔美麗的新農村。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