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政治引領。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重要指示精神,召開全州基層減負工作會議,明確任務,細化責任,結合州委巡察、全州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行動,制定《海西州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十項規定》,進一步明確踐行正確政績觀等十個方面內容,促進基層減負工作取得實效。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將教育、衛健等行業主管部門及時調整充實至州專項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協同聯動,合力推動基層減負工作。
細化工作舉措。優化拓展基層觀測點,充分發揮“窗口”和“耳目”作用;制定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中小學教師社會事務進校園事項白名單,切實減輕教師負擔。依托數字化手段,公布海西州基層減負碼,擴大線索收集范圍。針對基層減負典型問題進行通報,發揮典型案例警示作用。開展基層減負微調研,找準工作難點、堵點,提出有效解決措施。
鞏固基層減負成效。強化會議前置審核,進一步壓縮會議規模時間,采用視頻等形式召開會議,盡量開到鄉鎮一級,市(縣)級層面不再重復開會。嚴把州級層面發文關,切實解決數量過多、過度留痕等問題。嚴格執行年度督檢考計劃,按照“總量控制、計劃管理”原則,全州督檢考事項同比下降34.1%。對列入年度計劃事項的核減總量、嚴控頻次,實行“一事一報”備案監測和計劃管理。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對督檢考事項堅持輕車簡從,不搞迎來送往,減輕基層負擔。
持續糾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深入開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自查自糾工作,對自媒體賬號等開展摸排整治。積極推行“無紙化會議系統”,推動采用無紙化辦公設備、智能會議交互系統,通過電子交換實現部分會議無紙化,進一步提高辦文辦會效率。通過“海西評議”群眾參與掃碼,對117件群眾不滿意事項跟蹤督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合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規范村級組織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對村級組織機制和掛牌情況進行“回頭看”,共清理牌子824塊。圍繞破解基層“事多人少”困境,推動鄉鎮(街道)成立基層治理協調委員會,吸收283家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兼任委員,以“輪值主席”制解決轄區問題。全面摸排鄉鎮干部借調情況,建立借調返回時限督促提醒機制,共清退借調干部26名,清退率100%。同時,將干部借調情況納入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檢查范圍,嚴防清退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