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新聞資訊

民間借貸訴訟案件逐年上升

來源: 西寧晚報    作者: 張弘靚    發布時間: 2015-09-08 08:05    編輯: 崚子

  青海新聞網訊 8月27日,記者從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全市法院共審結民間借貸糾紛一審案件2252件,案件數量逐年上升且增幅較大,2013年至2014年,年均增速61.35%,2015年上半年增速68.1%。

  據了解,2013年至2015年,全市法院審結民間借貸糾紛一審案件數逐年上漲,從2013年審結652件,增至2014年的1052件,年均增速61.35%。2015年上半年增速68.1%。訴訟標的額逐年增加,案均標的額從28萬元增加到77萬元。在民間借貸約定利率方面,案件中雙方約定高利息的現象逐年遞增,無息借貸案件占比很小,一般約定月利率為0.5%至3%之間,高的可達8%至20%。

  據介紹,民間借貸案件主要糾紛集中在借貸主體間因證據不足導致的利息約定不清楚、付款憑證缺失、利率虛假等方面。民間借貸訴訟案件的處理難點在于民事糾紛與刑事犯罪交織、案件事實認定困難、審判執行難度增大。借款人拒不應訴,甚至拒簽法院應訴文書,變更住所乃至離家外出、下落不明的情形比較普遍,嚴重阻滯案件辦理進程。對于存在問題的原因,通報指出,宏觀方面來講,民間閑置資金過高,投資渠道較少,致使民間借貸非;钴S;關于民間借貸的相關法律、政策不協調的問題十分突出;民間借貸行業規范化程度不高,有處于灰色地帶的地下錢莊、專業放貸人,違法違規現象時有發生。微觀方面,借款人誠信缺失,而出借人為逐利忽視信用風險;借貸主體缺乏法律保護意識,不簽訂書面合同、不出具借條,權利義務約定不明,導致發生糾紛時難以舉證;對罪與非罪認知不足,導致民間借貸演變為各種刑事犯罪。

  針對當前民間借貸案件多發、復雜的特點,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廣大人民群眾、金融公司等列出7項風險提示:借款雙方需保存好證據,慎重擔當保證人,高利貸不受法律保護,遠離非法集資,非法債務不受法律保護,不要超過訴訟時效,虛假訴訟要追究法律責任。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