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新聞網 / 新聞資訊

我省職校有名“重量級”選手——記青海省工業職業技術學校

來源: 西海都市報    作者: 莫青    發布時間: 2015-09-11 10:14    編輯: 崚子

  青海新聞網訊  

  就業——職業教育亙古不變的話題

  學校有這樣一組數據:2010年城南校區作為主校區全面啟用,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學校在43家企業建立了專業對口的實訓基地,校企共建一體化教學實訓室13個,實現了“校中有企”,機械職教集團成員由過去的19家增加到了65家,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就業“對口率”達97%。

  李嘉榕是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二年級的學生,對于找工作她早有打算。“在學習中我找到了意想不到的樂趣。比如,學習單片機課程時,我知道了充電寶的原理,還能自己制作耳機,神奇又有趣。這個專業學習的都是專業技術知識,以后我要繼續深造,靠技術吃飯就不怕沒有工作。”李嘉榕說。

  今年,化學工藝專業的學生就業很樂觀。“今年有一批學生在園區一家鋰電池生產企業工作,有幾名表現突出的學生月均工資能拿到4500元。”化工教研室吳寶福說起了今年畢業生的情況。

  專業——打造機、電、化工三大專業群品牌

  學校機、電、化工三大專業群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學校也在著力打造機械、電工電子、化工三大專業群品牌建設。重點建設機械加工技術、數控技術應用專業,辦好機械制造與控制、化工過程裝備技術、焊接等專業,新開專業模具制造技術、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金屬熱加工、汽車制造與檢修等專業;重點建設電氣運行與控制、電子技術應用,使其成為骨干專業,辦好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自動化、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太陽能光伏等專業;重點建設工業分析與檢驗、化學工藝骨干專業,帶動硅酸鹽工藝、生物制藥等專業的發展,新建生物化工、食品生物工藝等專業。

  袁晶老師是機械教研室的骨干教師,在她看來,職業教育離不開實踐操作。“每年招生前都要去企業調研,了解企業的現狀,掌握企業的用工情況和崗位需求,再根據各項數據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擁有設備一流的實訓室,在實訓車間讓學生掌握精度和尺寸,走上崗位后更容易被單位認可,專業技術好,晉升空間也就大了。”袁晶老師感慨。

  改革創新——打造有內涵有品牌的工科類職校

  學,F有兩個校區:城南校區(主校區)、南山路校區(輔助校區)。學校將統籌充分利用好兩校區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城南校區要發揮主校區功能,全面做好校園規劃建設,科學規范管理,使其成為完整配套達標的職業學(院)校;南山路校區作為輔助校區,發揮其資源和地理優勢,在做大做強培訓、鑒定、成人繼續教育的同時,發揮學校辦學輔助功能并積極探索新的辦學功能。

  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推進機構、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根據工作需要積極調整機構,調整理順崗位設置,特別是進一步重視教學部門機構、崗位設置和職責調整的研究改革,發揮主動性,提高積極性;加大人事改革力度,更加重視并加大考核力度,對不適合崗位工作的人員堅決調整;理順獎勵、津貼發放制度,使之更加合理規范。

  ★品牌專業鏈接:

  電氣運行與控制、機械加工技術、數控技術應用、工業分析與檢驗、化學工藝。初中中專學制3年,在校2至2.5年,推薦到企業實習工作半年至1年,工學結合;高中中專學制1年,在校學習1年,推薦就業。中專班免學費,免書本費。凡農村(含縣鎮)戶口學生及城市經濟困難的學生,前兩年還可享受每人每年2000元助學金。在校期間成績優秀的學生每學期可獲得300元獎學金。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