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
跨越山海,為高原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齊延迪
發布時間:2025-05-04 07:15:52
編輯:張小千
微信截圖_20250504054825

手術中。 通訊員 青普力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29日清晨8時30分,晨光穿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稀薄的云層,清冷的空氣里還彌漫著高原特有的寒意。在海西州人民醫院兒科住院部走廊里,身著白大褂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浙大兒院”)專家團隊嚴陣以待,他們急促卻沉穩的腳步聲,為這座高原小城注入了緊張而溫暖的氣息——這天,5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即將進行手術治療,而術前查房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一步。

  在病房內,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浙大兒院黨委書記、心臟中心主任舒強教授左手握著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具,右手緊攥聽診器,微微前傾的身體幾乎與病床上9歲的小瑞(化名)平視:“小朋友,上幾年級啦?這個玩具送給你!”舒強語氣溫柔,指尖輕輕撥開孩子的衣領,“咱們做個小檢查,好不好?”細致的聽診、耐心的安撫,讓原本彌漫著緊張氛圍的病房逐漸被暖意填滿。

  檢查結束后,舒強笑著對小瑞的母親說:“相信我們,一切都會好的,別太擔心。”小瑞的母親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們完全相信您,孩子特別堅強,還反過來安慰我們不要緊張呢!”

  此前,從4月25日至30日,由舒強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徐瑋澤領銜的多學科專家團隊,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再次來到海西州,啟動“護心高原”公益行活動,在繼去年成功救治7名先心病患兒后,此次公益行依舊在海西州人民醫院開展,為海西當地兒童提供篩查、診斷、手術、救助全鏈條醫療服務。

  先天性心臟病作為5歲以下兒童的“頭號殺手”,不僅嚴重威脅生命健康,更是我國最常見的出生缺陷。海西州人民醫院醫生介紹,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海西州,受高寒缺氧環境與醫療資源限制,先心病發病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此次公益行動,浙大兒院心臟中心將數字化篩查的“浙江經驗”傳遞到海西州來,恰似一道跨越山海的生命之光,照亮高原患兒的康復之路。

  為確保高原患兒得到最佳治療,專家團隊精心準備了便攜式心臟彩超、介入手術設備等先進儀器。針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常見先心病,采用微創介入手術方式,憑借創口小、恢復快的顯著優勢,最大限度減輕患兒痛苦,為高原孩子們的康復帶來新希望。

  手術室里,當無影燈亮起,這場跨越山海,并承載著家長的期待、患兒的希望的生命接力,一次次向著圓滿的方向全力奔跑。

  手術室外,牽掛無聲蔓延。在走廊拐角的小瑞妹妹眼眶通紅,小瑞母親既心疼又欣慰:“兄妹倆平時總打鬧,現在妹妹比誰都著急。”

  小瑞母親介紹,小瑞自出生就被診斷為房間隔缺損,因種種原因,沒有趕上2024年10月浙大兒院心臟中心在海西州人民醫院開展的公益先心介入手術。今年,海西州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援青專家張鑫及兒科團隊主動聯系,邀請他們趁專家來海西時復查,正是這份對患者的責任與牽掛,讓小瑞一家踏上求醫路。復查發現缺損擴大,小瑞母親果斷決定手術:“我們就是奔著浙江醫生的技術來的!”

  一次公益行,一生援青情,跨越山海的守護行動背后,是浙江醫療援青長期深耕的成果。自浙江醫療援青專家扎根海西州人民醫院以來,他們深耕臨床救治,推進學科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每一次技術幫扶、每一場培訓教學,都在為高原醫療注入持久生命力,讓先進的醫療服務不再遙不可及。

微信截圖_20250504054835

術前醫患溝通。 記者 齊延迪 攝

  清晨,當晨曦再次灑向高原,熟悉的白大褂身影準時出現在兒科住院部,浙江專家們邁著穩健步伐,認真開展術后查房工作。

  病房里,術后恢復了精氣神的小瑞向醫生們打招呼,徐瑋澤關切詢問:“感覺怎么樣?有沒有不舒服?”小瑞笑著搖頭。小瑞母親開心地說:“昨天晚上睡得很好,現在孩子狀態也特別好,真的非常感謝浙江的專家以及海西州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同樣接受手術的小晴(化名)眼里閃著光:“以后我也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跑跑跳跳啦!”

  徐瑋澤回憶起此次公益行活動,眼神中滿是動容:“這次我們共篩查出5名患兒需要接受手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初三女孩,她房間隔缺損比較嚴重,還經常暈厥。面對較為復雜病情,醫療團隊迅速開展討論,最終決定采用食道超聲引導下的聲學造影檢查,最終確診為篩孔型房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專家團隊對她開展了海西州第一例經食道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紤]到家庭經濟壓力,我們還積極協調,為她申請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資助。”說到這里,他的語氣轉為欣慰,“如今看著孩子們恢復健康,真切感受到跨越山海的付出,都化作了守護生命的意義。先天性心臟病雖然聽上去很可怕,但只要能做到早篩查、早干預,絕大多數患兒都能重獲健康。”

  “我們不僅要治好眼前的患兒,更要為高原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舒強說。如今,通過師帶徒計劃、5G+AR遠程會診系統等方式,浙江的優質醫療資源正持續注入青藏高原,跨越山海的愛心接力,還在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來源:青海日報)

推薦閱讀
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浙江考察
青海省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南京、杭州舉行
`2025“第一縷陽光”全球同拍中國年在青海啟動
青海省30名藥品安全社會監督員受聘上崗
全省新聞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人員的公示
2025年青海省全民閱讀優秀項目公示
青海西寧:市民游客共贊“丁香之城”新圖景
青海海北:假日來海北 暢購過“五一”
24H熱點
跨越山海,為高原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將青春熔鑄于碳纖維研發的星辰大!浿袕蜕聱...
出游新攻略!“最好玩”線路等你來打卡——家門口...
【文化中國行】這個“五一”,西寧緣何脫穎而出?
首屆郊野公園“牡丹仙子”花落誰家?
“五一”假期,你打到“豹豹車”了嗎?
青海西寧:3000萬元購房大禮包“直補”先到先得
西寧開具首張高原康養運動處方
巡游歡歌!西寧這里“豹”火
【文化中國行】“五一”期間 下南關街“煥新升級”
熱點圖片
【文化中國行】“五一”民俗盛會,解鎖土鄉風情密碼
【文化中國行】“五...
“后浪”張義明的“山河答卷”
“后浪”張義明的“...
【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車輪印痕下的守護力量——記青海省玉樹公路總段雜多公路段駕駛員愛帕扎西才仁
【中國夢·勞動美——...
豹街,“燃”起來!——2025年城北區“趣浪城北·豹街”大型民俗巡游表演見聞
豹街,“燃”起來!...
繁花“漾”青海 歡歌“醉”高原——“五一”假日里最歡樂的時光
繁花“漾”青海 歡歌...
“五一”假期首日西寧市公園迎客14.3萬人次
“五一”假期首日西...
青海西寧:全新豹街“豹”發新活力
青海西寧:全新豹街...
丁香綴滿枝 庭院春醒時——西寧五一賞丁香攻略·庭院篇
丁香綴滿枝 庭院春醒...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跨越山海,為高原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青海日報
2025-05-04 07:1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跨越山海,為高原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青海日報
2025-05-04 07:15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跨越山海,為高原患兒點亮生命之光

  • 2025-05-04 07:15:52
  • 來源:青海日報
微信截圖_20250504054825

手術中。 通訊員 青普力 攝

  青海新聞網·江源新聞客戶端訊 4月29日清晨8時30分,晨光穿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稀薄的云層,清冷的空氣里還彌漫著高原特有的寒意。在海西州人民醫院兒科住院部走廊里,身著白大褂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浙大兒院”)專家團隊嚴陣以待,他們急促卻沉穩的腳步聲,為這座高原小城注入了緊張而溫暖的氣息——這天,5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即將進行手術治療,而術前查房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的關鍵一步。

  在病房內,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浙大兒院黨委書記、心臟中心主任舒強教授左手握著憨態可掬的毛絨玩具,右手緊攥聽診器,微微前傾的身體幾乎與病床上9歲的小瑞(化名)平視:“小朋友,上幾年級啦?這個玩具送給你!”舒強語氣溫柔,指尖輕輕撥開孩子的衣領,“咱們做個小檢查,好不好?”細致的聽診、耐心的安撫,讓原本彌漫著緊張氛圍的病房逐漸被暖意填滿。

  檢查結束后,舒強笑著對小瑞的母親說:“相信我們,一切都會好的,別太擔心。”小瑞的母親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們完全相信您,孩子特別堅強,還反過來安慰我們不要緊張呢!”

  此前,從4月25日至30日,由舒強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徐瑋澤領銜的多學科專家團隊,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再次來到海西州,啟動“護心高原”公益行活動,在繼去年成功救治7名先心病患兒后,此次公益行依舊在海西州人民醫院開展,為海西當地兒童提供篩查、診斷、手術、救助全鏈條醫療服務。

  先天性心臟病作為5歲以下兒童的“頭號殺手”,不僅嚴重威脅生命健康,更是我國最常見的出生缺陷。海西州人民醫院醫生介紹,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的海西州,受高寒缺氧環境與醫療資源限制,先心病發病率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而此次公益行動,浙大兒院心臟中心將數字化篩查的“浙江經驗”傳遞到海西州來,恰似一道跨越山海的生命之光,照亮高原患兒的康復之路。

  為確保高原患兒得到最佳治療,專家團隊精心準備了便攜式心臟彩超、介入手術設備等先進儀器。針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常見先心病,采用微創介入手術方式,憑借創口小、恢復快的顯著優勢,最大限度減輕患兒痛苦,為高原孩子們的康復帶來新希望。

  手術室里,當無影燈亮起,這場跨越山海,并承載著家長的期待、患兒的希望的生命接力,一次次向著圓滿的方向全力奔跑。

  手術室外,牽掛無聲蔓延。在走廊拐角的小瑞妹妹眼眶通紅,小瑞母親既心疼又欣慰:“兄妹倆平時總打鬧,現在妹妹比誰都著急。”

  小瑞母親介紹,小瑞自出生就被診斷為房間隔缺損,因種種原因,沒有趕上2024年10月浙大兒院心臟中心在海西州人民醫院開展的公益先心介入手術。今年,海西州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援青專家張鑫及兒科團隊主動聯系,邀請他們趁專家來海西時復查,正是這份對患者的責任與牽掛,讓小瑞一家踏上求醫路。復查發現缺損擴大,小瑞母親果斷決定手術:“我們就是奔著浙江醫生的技術來的!”

  一次公益行,一生援青情,跨越山海的守護行動背后,是浙江醫療援青長期深耕的成果。自浙江醫療援青專家扎根海西州人民醫院以來,他們深耕臨床救治,推進學科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每一次技術幫扶、每一場培訓教學,都在為高原醫療注入持久生命力,讓先進的醫療服務不再遙不可及。

微信截圖_20250504054835

術前醫患溝通。 記者 齊延迪 攝

  清晨,當晨曦再次灑向高原,熟悉的白大褂身影準時出現在兒科住院部,浙江專家們邁著穩健步伐,認真開展術后查房工作。

  病房里,術后恢復了精氣神的小瑞向醫生們打招呼,徐瑋澤關切詢問:“感覺怎么樣?有沒有不舒服?”小瑞笑著搖頭。小瑞母親開心地說:“昨天晚上睡得很好,現在孩子狀態也特別好,真的非常感謝浙江的專家以及海西州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同樣接受手術的小晴(化名)眼里閃著光:“以后我也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跑跑跳跳啦!”

  徐瑋澤回憶起此次公益行活動,眼神中滿是動容:“這次我們共篩查出5名患兒需要接受手術,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初三女孩,她房間隔缺損比較嚴重,還經常暈厥。面對較為復雜病情,醫療團隊迅速開展討論,最終決定采用食道超聲引導下的聲學造影檢查,最終確診為篩孔型房間隔缺損+卵圓孔未閉,專家團隊對她開展了海西州第一例經食道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紤]到家庭經濟壓力,我們還積極協調,為她申請到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資助。”說到這里,他的語氣轉為欣慰,“如今看著孩子們恢復健康,真切感受到跨越山海的付出,都化作了守護生命的意義。先天性心臟病雖然聽上去很可怕,但只要能做到早篩查、早干預,絕大多數患兒都能重獲健康。”

  “我們不僅要治好眼前的患兒,更要為高原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舒強說。如今,通過師帶徒計劃、5G+AR遠程會診系統等方式,浙江的優質醫療資源正持續注入青藏高原,跨越山海的愛心接力,還在繼續書寫新的篇章。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 齊延迪
編輯:張小千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