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檢索:
您的位置: 青海稅務在線 / 稅收文化

分享到:

減稅降費為實體經濟蓄力賦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19-11-29 10:26    編輯:鐘晶

  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全年的減稅降費數據有望超過兩萬億元,接近中國2003年度財政收入,力度之大極為罕見。

  個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減免、社保費降率、深化增值稅改革,四項舉措層層加碼,為我國經濟“托底”,更直接提振了市場信心、激發了市場活力。

  目前,稅務部門已對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應進行初步分析,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減稅降費政策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更直接有效地惠及廣大納稅人、繳費人,穩定經濟發展預期。多位財稅專家告訴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減稅降費將對促進經濟平穩運行發揮重要作用,不少企業將省下來的資金投向創新研發,立足長遠,為經濟發展蓄力。

  制造業亮“賬本”

  制造業為國之根本。目前,我國已建立起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門類的現代工業體系,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制造大國。然而,大而不強、產業鏈偏中低端、質量參差不齊、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成為“中國制造”由大到強的掣肘。近兩年來,疊加國外形勢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制造業的發展之路充滿挑戰。

  穩經濟關鍵就是要助力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制造業自然成為這場減稅降費的“主角”,相關政策措施不斷出臺:主要適用于制造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6%下調至13%;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擴大到所有制造業;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取消對留抵退稅的行業限制……同時,個稅改革、社保費降低等政策,都使制造業受惠。

  在制造業“賬本”上,數目可觀的減稅額成為亮點。前三季度,制造業與相關的批發零售業合計新增減稅7995.63億元,在前三季度新增減稅中占比過半,達52.92%。

  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預計全年可享受政策紅利超過1900萬元;聯想(北京)有限公司2019年已累計扣除研發費1.1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留抵退稅1億元、增值稅降率減稅約4000萬元;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預計2019年全年減稅1億元,其中增值稅減稅達8000萬元……

  一筆筆稅費減免,為制造業緩解資金壓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今年上半年,集團僅增值稅就減免1.4億元,稅負下降明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李東輝表示,“旨在‘放水養魚’的減稅降費舉措極大鼓舞了企業的發展信心,省下來的錢投入到科研創新中,除了進一步增強集團的發展后勁,也將促進汽車制造業向智能化、網聯化升級發展。”

  稅務部門調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45%的制造業納稅人將減稅降費紅利用于增加研發投入。稅務部門監測的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9.3%,增幅較2018年全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加大研發投入,是制造業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也是企業重視創新的重要體現,更是中國經濟向上攀登的關鍵。

  爬坡過坎的中國制造,在2019年前三季度保持住穩步增長的勢頭。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其中制造業同比增長5.9%。值得關注的是,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長快于整體制造業發展。數據顯示,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快于規模以上工業3.1個百分點,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4.1%,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同時,在投資方面,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6%,增速比全部投資快7.2個百分點。在部分省份,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更是超過了20%。

  更多的資本與資源,正源源不斷奔向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的快速增長,展現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潛力與良好前景。投資增長的背后是信心。“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成效顯現,有效激勵了市場主體,增加了實體經濟發展的信心。”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

  減的是稅費 穩的是預期

  在我國,小微企業占全部納稅企業比重超過95%,對經濟發展貢獻巨大,因此,民間也有“小微活,經濟活”的說法。

  作為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先手棋”,今年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減稅政策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地方“六稅兩費”,覆蓋了與小微企業相關的大部分稅種。減稅降費帶來的利好,讓小微企業活力競相迸發。

  減的是稅費,穩的是預期,增的是信心。

  中醫藥產業是安徽亳州的主打產業,得益于減稅降費政策支持,近年來發展迅速。“去年公司享受近萬元的企業所得稅減免,這對公司來說很重要。”顏世革說,他在當地經營著尚譯、盛峰兩家小型藥材批發公司,一年用工量達1200人次,其中農村轉移勞動力超過80%。

  今年,隨著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等政策出臺,顏世革的公司前7個月享受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各項稅收優惠近7萬元,全年預計能享受各項稅收減免20多萬元。“減下來的稅費能抵一整年的用工費,我們打算將其中一半資金用于增加用工,下個月再招一批工人。”顏世革說。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近期發布的《中國增值稅減稅政策效應季度分析報告》顯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的提高顯著改善了月營收3萬-10萬元企業的經營狀況。這部分企業的營收提升幅度高達8.7%,營利水平提高幅度在1.5%左右。

  減稅降費的持續推進,讓眾多小微企業創造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發展壯大意愿不斷增強。在重慶簡節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魏建華看來,企業的良性發展既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奮斗,也得益于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特別是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強大助力。

  “減稅降費政策增強了創業意愿,提高了市場主體活躍度。”國家稅務總局減稅辦常務副主任、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說。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新增市場主體(含個體工商戶)辦理過涉稅事項的有776.7萬戶,月均新增86.3萬戶。

  這些新增的市場主體,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今年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增速。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9年“降成本”調研報告認為,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運行質量在提升,“這無疑得益于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政策”。

  外部環境復雜,內部措施有力。專家分析,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效果將在相當長時間中不斷顯現,這是在為中國經濟的發展蓄力,只要托住底,堅持創新驅動,中國經濟一定能重回“快車道”。

相關新聞↓
[ 打印 ]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2021中国大陆精品视频xxxx